正文 第25章 沒有不可戰勝的困境,隻有不去挑戰的現在(1)(1 / 3)

第一節 疾病不可戰勝是因為我們不去挑戰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一張白紙,不分善惡,沒有恐懼。我們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考慮後果,甚至沒有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生命是一場旅行,而這場旅行總是持續得太久,久到讓人們忘記了從哪裏出發,也忘記了目的地是哪裏,更忘記了我們曾經是那麼有勇氣。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小學的課堂裏大聲喊過:“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我想肯定會很多很多。但伴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摩擦很多人救死扶傷的夢想也隨風而逝……

一個人存在的意義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給社會帶來了什麼。“你為什麼而奮鬥?”如果有人這樣問你,你是否想好了要怎麼去回答?

然而參與淋巴絲蟲病項目研究的學生們肯定會說:“我們是為了戰勝疾病而奮鬥”。

為了能夠改善淋巴絲蟲病對海地人民的健康的嚴重影響,淋巴絲蟲病項目研究的學生和教師每個暑假都會抽出一部分人去海地進行研究調查。他們這些人整個暑假都在與淋巴絲蟲病打交道。淋巴絲蟲病以為患者身體某一部位會變得特別腫脹,像充氣的橡皮,所以這種病又被稱為橡皮病。患了橡皮病的人,常常會遭到周圍人的厭惡,而這種待遇又加重了他們的病情,使得疾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海地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西半球最不發達的國家。那裏集中了世界最窮的5%人口,缺水、缺垃圾站一直困擾著那裏的人,橡皮病在那裏高發,人們不成比例的全身腫脹,被細菌感染,被家人拋棄,病情的惡劣和醫療條件的低下讓那些患者看不到生的希望。淋巴絲蟲病的研究項目就是希望能夠通過科研和愛心改善海地的現狀。通過努力和研究,他們已經掌握了破壞橡皮病傳染鏈的科學技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困擾人們的健康問題,爭取讓每一個人享受最優質的醫療,從而給每一個人生的希望和尊嚴。

他們受到尊重不是因為他們戰勝了疾病,而是因為他們敢於挑戰疾病。考驗人們的不是結局,而是勇氣。無論他們是為自己、為親人、還是為全世界的人與疾病作鬥爭,他們都是勇士!是英雄!他們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榜樣,他們的壯舉應該引起我們的反省!

若幹年後你靠什麼證明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生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唯一的,至關重要的!但在茫茫宇宙中,一個人就像塵埃一樣渺小,人一生的長度就像流星般短暫。每個人都逃不掉命運的安排,死亡是每一個人的終點。然而,有的人死了就永遠的消失了,有的人死了卻依然會活著!

如果有人問及若幹年後你靠什麼證明你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該怎麼回答?你總要給世界留下些知道你的原因,總要給這宇宙留下些回響。當被問及“你在為什麼而奮鬥”時,有多少人能夠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隻有擁有奮鬥目標,才能夠喚醒人內心最初始的勇氣和最本真的夢想。小時候夢想懸壺濟世、救死扶傷、與病魔抗戰的人比比皆是,而最終從事醫療的人隻有那麼一小部分,向疑難雜症宣戰,刻苦鑽研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人們漸漸地忘記了自己的夢想,眼裏隻有工作、職業或者隻剩下工資!讓夢想沾染了物質的世俗。讓事業變成了謀生的工具。

在這隻關注效益的經濟時代,在這人人都隻為自己的利益而戰的現實社會,聖母院大學的一句“為戰勝疾病而戰”震耳發聵、醍醐灌頂,一定會讓無數處於迷茫和已經迷失的人們找到通向夢想的路。

“我們隻是普通人”“堅持夢想會被餓死”之類的話,堵死了我們的路,或許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比較簡單,不用承擔風險和努力,也或許做那些你喜歡夢想的事情經濟利益暫時會低一些,可我們活著的意義並不是為了錢財和安穩。那隻是活著的手段而已,我們決不能能夠舍本求末。更不要說“戰勝疾病是科學家的事”,如果人人都這麼想怎麼還會有科學家?疾病不可戰勝是因為我們不去挑戰,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活著都是為了完成使命,而我們的使命隻有我們夢想的事情。勇氣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夥伴,想要活得有意義,想要有身後名告訴這個世界我來過,隻有告別恐懼,清洗我們那顆蒙塵的心,上路!

活著為了什麼?

活著為了什麼?喬布斯回答:“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也會有人回答:“活者為了賺錢,為了吃飯”。當然,無論怎麼回答都無可厚非,這個問題隻是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