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我們可以找到更多奮鬥的理由(1)(2 / 3)

其實有危機感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很多成功者都是在危機感中獲得成功的。這並不是在說這些成功者是在被動的情況下奮鬥的,而是指危機感可以讓我們思考的更全麵,危機感可以領我們更謹慎。因此,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首先要做的並不是尋找安全感,而是應該思考是什麼讓我們感覺到危機,我們應該如何缺點尋找安全感的方向。正如聖母院大學中每一個奮鬥的勇者一樣,首先清楚自己麵臨的危機,方知道我們會為什麼而奮鬥。

為分享安全感而奮鬥

強者與庸者存在著一點重要的區別,強者在達成目標後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尋找新的目標,需求新的奮鬥之源。而庸者在達成目標之後第一件事卻是享受成功的果實,甚至沉浸其中不思進取。

當我們學會獲取安全感之後,還有一個全新的目標在等待我們,這就是學會分享安全感。學會讓更多的人擁有安全感。開篇提到了安全感是源於自身的,外界無法給予一個人長期的安全感。那麼我們需要奮鬥的事就是在賦予其他人安全感的同時讓他們學會如何獲取安全感。

當一個人享受完成功之後,往往會把成功的秘訣私藏起來,因為如果出現太多的成功者則會對自己造成威脅,產生競爭。但是如果每一個人都把成功私藏起來對於這個世界而言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個世界不會再有成功,意味著這個世界將停止不前,甚至變得麻木無趣。然而,我們可以從世界上各個著名成功者身上找出一個共同點,這就是他們都會分享成功,把成功的方法傳授給他人,因為即便了解了成功的方式,每個人麵對的困境,經曆的困難都是不同的,而這些成功者可以從他人的經曆中獲取更多的成功。

正如聖母院大學中的各位嬌子,他們把自己的每一成功展示出來,甚至把奮鬥而來的果實全部奉獻給他人,因為他們已經懂得了一個道理,為自己成功而奮鬥並不是最終的目的,為獲取個人成功,個人滿足而奮鬥也不是自己的願望,隻有把成功分享給他人,為他人帶來改變,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而每一份成功都代表著一份安全感,聖母院大學為之奮鬥的主要目標是社會中高層人士,也不是尋常的百姓家庭,而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缺乏基本生活水平的弱者,為弱者而奮鬥不是為了顯示強者的能力,而是為了讓弱者獲取安全感,為了讓弱者學會變得強大。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安全感是神生活的保障,然而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缺乏安全感的人群。為他們而奮鬥並不是想他們展示自己,而是在向世界展示奮鬥的真意。強者奮鬥,弱者才有安全感,弱者才會成為強者,當強者老去之時,弱者或成長為新的強者,繼續為其他弱者而奮鬥,生生不息,直至世界上所有人都有安全感,直至世界上不會再有弱者。

第二節 我們不僅有正義之心,更有正義之舉

還有多少人記得保爾堤·柯察金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說過的那段經典台詞?“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已經……”而此刻,有太多的人已經喪失這份信念,隻懂得如何揮霍青春,不明白何為虛度年華,隻懂得貪圖享受,不了解什麼是碌碌無為。我們要改變這個世界,我們要改變更多的人。

也許有人認為改變他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他人沒有義務和責任接受我們的改變。那麼我們可以先從改變自己做起,嚐試著用自己的行為帶動他人,讓他人在一些正義之舉中獲取更多的感悟。

人都有正義之心,但受外界影響慢慢將其隱藏,將其遺忘。我們不能責怪這些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應該責怪的是自己的作為。人們未曾把正義之心化為正義之舉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看到別人都有隱藏自己,甚至看到了正義之舉會為自己帶來傷害,於是太多的人在正義之舉麵前選擇了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