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步入社會開始,我們就被附加了一種責任和義務,無需將這份責任和義務想象得過於龐大,因為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維護世界和平,而是充當正義使者。近年來我們可以感覺到社會對正能量的傳遞越發重視,從這一舉措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人對正義是向往的,而我們現在致力於改變的是清楚那些阻礙正義之舉形成的因素。
從聖母院大學的公開課裏我們看到了許多擁有正義感的人,這不禁會令我們產生疑問,是否每一個進入到聖母院大學的學生都要接受一堂正義課的教育呢?否則他們是如何擁有如此強烈的正義感呢?又是如何有勇氣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獻給他人的呢?
在聖母院大學中當然沒有專門的正義課教學,形成這一群體強烈正義感的是他們生活的氛圍,當一個人生活在人人為我的氛圍中,他當然會變得自私,可當一個人生活在我為人人的氛圍中是他必然會學會奉獻。而我們缺少的正是這種我為人人的社會氛圍。
世界充斥著一種負能量,導致人們感覺奉獻的同時附帶一種危機感。不得不承認,的的確確存在少數人群良心泯滅,恩將仇報,對社會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但是,這畢竟是少數人群,不能用片麵的思維模式定義全麵的顯示情況。如果把自己的行為定義為片麵覆蓋全麵,那麼代表自身雖然不是負能量的發出者,卻成為了負能量的傳播者。
正能量與負能量是相互抵製,相互衝突的,因此我們抵製負能量最好的方式則是攜帶更多的正能量,來消除更多的負能量。這並不是在要求我們每日必須做好人好事,而是告誡我們首先應該學會抵製負能量的傳播,首先應該向外界展示出正確的道德底線。正義之舉來源於正義之心,當一個人攜帶一個正義的心即便沒有正義之舉,也可以消除更多醜惡的現象。
法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度,在這裏到處到充滿著藝術的氣息,無論聘貧富,每個人都保持著紳士的風度。
曾經一位外國遊客到巴黎旅遊,在機場附近碰到了一位流浪藝人賣藝。當時琴聲悠揚,歌聲動聽,不少行人駐足觀看。這位遊人也被這位流浪藝人的才藝所打動,但是由於時間問題無法在這裏停留太長時間,於是他匆匆在流浪藝人麵前的小罐子裏扔下了不少一些零錢。
可正當這位遊客轉身想要離開是,琴聲與歌聲卻停止了,這位流浪藝人用不標準的英語叫住了遊客,並把罐子裏的錢拿了出來送回到遊客手中,說道:“先生,謝謝你的施舍,我不需要。”遊客很是詫異,不懂流浪藝人為何如此,如果說流浪藝人不需要這些錢為何他要在此賣藝。何況他前麵的小罐子裏一分錢也沒有,更應該珍惜這些收入啊。
懷著疑惑的心情這位遊客回到了流浪藝人麵前。流浪藝人繼續演奏著動聽的歌曲,當一曲完後,四周爆發了熱烈的掌聲,掌聲過後駐足觀看的人群紛紛掏出錢來放到小罐子裏。不一會小罐子就被裝滿了。
外國遊客終於恍然大悟,走到流浪藝人麵前說道:“對不起,請原諒我的無知,您演奏得實在太好了,這是我對您的敬意。”說完再次把錢放到了小罐子裏。這時流浪藝人那張滄桑的麵孔中露出了笑容。感激地向遊客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
遊客突然明白了為什麼法國人民可以維持浪漫氣息與紳士風度。在這裏財富並不是占據在人們心中首位的東西,而是對他人的尊重,對他人的感動才是他們心中最珍貴的東西。法國人先給予掌聲後給予幫助的方式並不是來源於哪一條規定,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讚許與鼓勵,我們可以把這種無私的認可當做一種正義之舉。假如把這一作為放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中,也許這一舉動可以挽救一顆絕望的內心,也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在一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僅沒有冷漠與懷疑的眼光,而是幫助他的同時送出真摯的肯定與鼓勵,那麼我們的社會也可以變得更加美好,這一舉動完全可以被定義為崇高的正義之舉。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卻越來越封閉,我們很少去體會他人真正的需求,很少真正發自內心地去幫助他人。麵對這樣的社會現狀,隻有一顆正義的心是遠遠不夠的,當我們把內心想法化為真實作為之後,就可以發現,原來世界是可以被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