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拿破侖卻說:“我為什麼要逃跑,我是他們的領袖,他們是我的士兵,為何領袖見到士兵要逃跑呢?”正是帶著這種信心和執著,拿破侖帶領隊伍繼續想巴黎行進。沒過多久就碰到了前來捉拿拿破侖的軍隊。
拿破侖迎著前來捉拿他的軍隊走了過去,並保持著統帥的氣度指揮這些軍隊。路易十八萬萬也沒有想到,自己派出捉拿拿破侖的軍隊卻成為了他的隨從,當拿破侖再次回到巴黎之時,已經是帶領著14完正規軍和20萬誌願軍的首領人物了。路易十八慌忙逃跑,拿破侖再次登上了王位。這邊是拿破侖在行軍路上創造的一個著名奇跡。
有人認為拿破侖是一位天生的領袖,因為他可以在舉手投足間就改變一支軍隊的思想。這份自信,這份能力來源於他堅持如一的信念,來源於他長期不斷的奮鬥。
在拿破侖的內心中,自己永遠是一個王者,即便是在被流放階段,拿破侖在小島之上仍然保持著國王的稱號,並且思考著如何重新登上法國國王的座位。在這種堅定的信念下,拿破侖的每一項舉措都是帶著明確的目的性,並且拿破侖在思想深處就已經認定他絕對可以重新拿會失去的一切。
奇跡創造者的思想
在奇跡創造者的眼中,他們並不是在創造奇跡,而是在完成一項工作或者是在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他們創造的奇跡並不是他們夢想的重點,隻是一個過程,他們不在乎過程中贏得了多少榮耀,贏得了多少讚賞,因為這些在他們的心中已然不重要。
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獵豹和羚羊。它們是世界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兩種動物。而獵豹可以稱為羚羊的天敵,因為獵豹在短距離內速度是大於羚羊的。有一次,一隻獵豹想要捕獲一隻羚羊,於是它潛伏在草叢中,悄悄地靠近羚羊,並出其不意地跳了出來一下子抓傷了羚羊的後背,然而當它落地隻是不小心摔倒了,羚羊趁機開始逃跑,獵豹馬上跳起來追趕。但是追趕了一段距離之後獵豹發現這隻羚羊總是用矮樹叢和石堆影響自己的抓捕,這時獵豹已經開始急促地喘氣,於是它想到:“我們的急速奔跑距離非常有限,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很有可能把肺部撐破,看來這隻羚羊是追不上了。”果然,這隻羚羊在獵豹的口中逃脫了。
獵豹十分沮喪,會去請教一隻有著豐富抓捕經驗的前輩,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狩獵成功率。當這位前輩聽到它已經把羚羊抓傷卻讓羚羊逃跑的事後之後非常詫異,對獵豹說道:“對於狩獵我沒有任何秘訣,因為我的抓捕方法和你們是一樣的,但是我卻和你的想法不同,每當我成功地靠近獵物之時,我們已經把它認定為食物了,因為我們跑得比它們快,他們是沒有理由逃跑的。”
而羚羊回到羊群之後也得到其他人的讚賞,因為大家都認為它可以從獵豹口中逃生簡直是一個奇跡,於是大家紛紛詢問它逃生的方法。而這隻羚羊卻說道:“當獵豹抓傷我摔倒的時候,我就認為這是上天賜予了我一次重生的機遇,既然我有了這次機會我就不能放棄,我就一定可以成功,於是我拚命地跑,並且用矮樹叢和石堆躲避獵豹的撲咬,所以我成功了。”
創造奇跡的人擁有足夠的自信。就如同羚羊一樣抓住機遇拚命奔跑;就如同有豐富經驗的老獵豹一樣,隻要能夠靠近獵物就認定自己一定能成功;就如同拿破侖逃離荒島之後一樣,認定自己可以重新奪回王位,就一定可以統帥前來捉拿自己的軍隊。
每一個創造奇跡的人還有另外一個共同點:他們注重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雖然結果可以令自己產生奮鬥的動力,但是過程更重要,過程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經驗積累,隻有重視過程的人才能獲得成功,而忽視過程的人往往會失敗。
聖母院大學中每一個奮鬥的人都在享受著他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他們麵臨的是怎樣的挑戰,怎樣的困境,他們都是在微笑麵對。這種微笑代表一種責任和信念,在這種責任和信念的孕育下,最容易誕生奇跡。奇跡不是上天賜予人類財富,而是人類向上天證明自己的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創造奇跡,隻要我們學會自信,學會重視,學會堅持不懈地奮鬥,這便是創造奇跡的方式。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創造奇跡的力量來源於平凡,在平凡中沉澱,在平凡中積累,然後用一鳴驚人的方式爆發,這就是所謂的奇跡。創造奇跡的人可以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隻要我們學會創造奇跡的方式和方法,那麼奇跡離我們就不再遙遠,我們的奮鬥可以換回更多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