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生命的軌跡中有無數個奇跡(2)(1 / 2)

至今為止,仍有太多的生命逝於遺憾之中,太多的生命與我們的奮鬥偏離了方向。在這些故事發生的過程中,太多的罪過降臨到我們身上,我們是一個不斷奮鬥之人,然而我們卻也是一個不會奮鬥的人。

奮鬥,為了生命所往

社會在進步,醫療條件醫療技術同樣在進步,然而我們仍然無法阻止生命在病痛中的流逝。這代表什麼?是醫學不夠發達,還是醫學存在不足?

提升醫療條件與技術必然有必要,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保證我們的現有的醫療技術可以挽回更多人的生命。這才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基礎。無論是昂貴的醫療費用,還是稀有的藥物,都有可能導致醫學無法發揮其最大作用。

我們可以各種媒體中發現需要我們救助的貧困醫療對象,在救助這些可憐之人時想一想,也許首先要改善的是醫療方法。假如將醫學的發展方向指向大眾化、廉價化,是否可以利用現有的醫療技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相信每個人都曾聽說過類似的故事:有些人得病後因為沒有足夠的醫療費用而得不到良好的醫治。而太多人針對這樣的事件都會感歎命運的不公,也引發一些思考。但是大多是針對如何提高全民人均收入的,而不是降低醫療費用的。

為生命的奮鬥應該是雙向的,應該是讓醫療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兩者相互切合,而不是單單改變一方。正如聖母院大學公開課中提到的,擁有最好的醫療保障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們在為此不停地奮鬥。

奮鬥無止境,但奮鬥是有方向的。隻有明確了奮鬥方向,我們的奮鬥才更有意義,才更容易達成目標。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奮鬥不止,奮鬥不息,當我們執著於奮鬥之時,也應該找個時間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奮鬥是否符合正確的方向,我們是否走在通往目標的最近之路上。如果我們的奮鬥可以不能為自己為他人帶來改變,那麼我們就應該停下腳步,換一種方式,用一種生命的思維思考,向著正確的方向重燃奮鬥之火。

第三節 健康生活是所有人的權利,即便他們此刻貧窮

健康生活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然而卻有太多人無法獲得這最基本的權利。原因並不是他們沒有資格,而是他們被太多不健康的生活因素所影響,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我們需要為之奮鬥的人,因為缺少了我們的奮鬥,他們講麵臨傷害的侵襲。

當今社會中有太多人無法享受健康的生活,而造成這些局麵的主要原因在於他們正在被更多的傷害不斷地侵襲。也許這些人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隻是我們未曾發現。

容易被同情的大多是弱者,而弱者的表現在於他們的貧瘠,其中包括知識的貧瘠,生活的貧瘠。我們所需做的就是從各個角度改善他們的貧瘠狀態。在非洲的難民營中發生過一個令人惋惜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2010年夏天。當時的非洲處於幹旱階段,很多人陷入了饑荒狀態,雖然有來自各地的援助但是依然出現了很多生命因為饑餓而流逝的情況。

一支救援隊伍帶著食物和醫藥來到了一個偏遠的難民錯落。救援人員發現,這裏的人對於食物的渴望已經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狀態。於是剛剛抵達那裏,救援隊就把所有的食物全部分給了難民,隨後救援隊伍有開始對其中的一些病人進行救治,並開出一些藥物令其服用。

悲劇就發生在當天晚上,這個村落的一個年僅五歲孩子在半夜潛入了救援的物資帳篷中,偷走了大量的藥物,當做食物分給了家中的哥哥吃。第二天,孩子和哥哥由於服用了大量混合藥物而導致中毒,雖然救援隊伍極力搶救但依然沒能挽留住他們的生命。

這個年輕五歲的孩子看到醫生開出藥物給病人服用,誤認為藥品就是食物,因此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但是在這個故事中,我們還感受到了非洲難民生活中的知識貧瘠。我們不能責怪這個五歲的孩子,他一切舉動的初衷隻是為了讓自己的親人遠離饑餓。但是對於生活之時的匱乏卻讓其失去了所有。

從此,前往非洲的救援隊伍中形成了這樣一個規矩。無論帶去多少食物,都要分批派發給難民,而對藥物的監管更是非常謹慎,這一習慣的形成就是為了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也許我們並不能從這則故事中得到任何感觸,因為非洲離我們太過遙遠,而如此極端的匱乏程度也屬於個例。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身邊就存在很多處於“貧瘠”階段的人,他們的匱乏導致他們受到了更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