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這所全美排名第十七位的大學是依靠其獨特的作用教育而成名的。因為隻有聖母院大學的學生,可以在步入社會之前明白什麼才是自己真正的價值。而往往很多人在明白這個道理之時是在經曆了無數迷惘和挫折之後,在遺憾與無奈中總結出的人生經曆與生活沉澱。當他們意識到這一切時早已筋疲力盡,無法再將自己所有的價值轉化為作用。最終留下的是一些教誨與影響。但卻無法感悟足夠多的人。
我們可以說體現人生價值的方式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在這些觀點當中最大的共同點便是價值等於作用,沒有作用一切都毫無價值。其實金錢、地位、名譽都無法衡量一個人靈魂的價值,所以我們完全不必用盡一生去追求。當看到聖母院大學的學員,可以將自己的汗水、財富與精力轉化為他人的一種幸福之時,也許就看到了彰顯價值的方式。
生命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獲得了多少財富,更在於我們轉化了多少自己的價值。
從聖母院大學公開課獲取的人生箴言:
一個人的能力並不是為他自己而獲得的,而是為了讓這份能力改變更多的人才誕生的。
倘若一個人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那麼他已經證明了這份能力;倘若他已經用這份財富帶給了他人更多的財富,那麼他已經證明自己的價值;倘若他已經將這份價值轉化為了一種社會作用,那麼他足以證明自己的人生意義。
第二節 尊嚴是與生俱來的,更是不可拋棄的
尊嚴是生命誕生之初便附之而來的人生感悟,尊嚴是人類永遠無法被剝奪的權利與信念。這種與生命相融合的東西是無法用金錢、權勢、地位換取的。尊嚴是人類生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尊嚴地活著我們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有尊嚴地活著無論遇到什麼我們都不會放棄自己;有尊嚴地活著我們才會越來越好;有尊嚴地活著我們才有奮鬥的激情。正如聖母院大學公開課中所說:我們是奮鬥的愛爾蘭人,我們要為尊嚴而奮鬥,我們更要在奮鬥中保持尊嚴。
太多人忘記了尊嚴的可貴,忘記了尊嚴的作用,從而選擇了一種失去尊嚴後不完整的人生,這種人生表麵的光鮮,其實比失去生命更加痛苦。沒有尊嚴的支撐會變成行屍走肉,沒有尊嚴的支撐就會失去活下去的信念。當今社會的物質至上、金錢崇拜對人們的價值觀形成了很大的衝擊,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堅持自我,哪怕再貧窮也不可以放棄自己的尊嚴,哪怕再富有也不要踐踏別人的尊嚴,每個人都應該有尊嚴地活著。
尊嚴不是虛假的自尊,不是高調的勢頭,而是一種高貴的生活態度,而是一種心理修養,想要有尊嚴地活著我們需要不斷地奮鬥,像公開課中愛奮鬥的愛爾蘭人一樣,有尊嚴地奮鬥!
聖母院大學拉丁神學院的學生伊裏亞斯和神父古蒂向世人呈現了人類珍視尊嚴的態度。他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著一場尊嚴之戰。
美國的移民問題已經困擾了幾代人,而這一問題讓太多人忘記了尊嚴究竟為何物。22歲的伊裏亞斯飽嚐了失去尊嚴的痛苦人生後,在聖母院大學的幫助下開始用自己的人生去換取有尊嚴的移民運動。
伊裏亞斯的父母都生於墨西哥,父親在17歲的時候移民到美國。母親在16歲的時候就渴望移民至美國從而獲得生活的美好。可是父母為移民至美國的代價卻是失去最基本的尊嚴。來到美國後父親依靠撿草莓為生,辛苦的工作在“移民者”的標簽下變得毫無意義,母親甚至因為“移民者”的身份找不到一份最廉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