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環境下出生的伊裏亞斯從小內心中就充滿了自卑和恐懼,他害怕離開美國,但是以移民者的身份在美國生活,使得幼小的他心中多了一種無名的恐懼。直到有一天,聖母院大學拉丁神學院的助理教授神父古蒂發現了他,並告訴了他一個道理:人與人是平等的,你此時感覺到的恐懼不是因為社會的不公,而是因為你丟掉了自己的尊嚴。那麼就請你拾起它,並為了讓更多人拾起它而奮鬥。
古蒂帶領裏利亞斯一起研究複雜的移民問題,他們和聖母院一起把奮鬥的愛爾蘭人當做核心。他們要打破“邊界兩端的人互相看著,卻不理解對方,不知道對方的境遇,互相排擠”的現狀,他們開始改變更多人,開始扭轉美國移民無尊嚴現象,甚至把移民看做社會發展的核心之一來看待。以此他們開始慢慢地改變這個世界。
進入聖母院大學的伊裏亞斯直到仍然在為幫助更多移民者重獲尊嚴而奮鬥著,而且他開始讓更多人學會有尊嚴的生存下去。此時,伊裏亞斯和古蒂神父已經成為了美國多數移民者眼中的英雄,他們也無愧於“為人類尊嚴而奮鬥,愛奮鬥的愛爾蘭人”的稱號。
伊裏亞斯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為尊嚴而戰並非隻對自己,更要為他人的尊嚴去拚盡全力。尊嚴是我們生存的根本,隻有讓每一個人有尊嚴地活著,社會才會進步,讓別人有尊嚴我們才能更有尊嚴,讓我們為自己,也為別人努力奮鬥!
奮鬥,讓自己更有尊嚴!
奮鬥是我們一生不能間斷的事情,奮鬥創造好的生活;奮鬥讓我們承擔責任;奮鬥讓我們實現理想;奮鬥讓我們走向成功,因為奮鬥懂得了尊嚴的可貴,讓人們體現了尊嚴的力量。
也許社會讓人們喪失很多美好的東西,因為太多人在利欲麵前主動丟掉了自己的尊嚴,太多人開始學會虛偽、虛假,不知奮鬥為何物,不知尊嚴在何處。當感覺到生活扭曲之時,就應該警覺並反省自己,正視自己,是否尊嚴已經被腐蝕,是否麵對了太多的敷衍,沒有了一絲的尊重。
維護尊嚴是人的本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的基本要求。
“隻有堅持人的尊嚴,才能有力地抑製人的獸性。”池田大作一句話揭示了尊嚴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尊嚴是做人的根本,尊嚴是人的脊梁,尊嚴是人類奮鬥的原動力。
無論多麼貧窮,遭遇什麼歧視,都不能放棄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自尊是尊嚴的基礎。要時刻昂首挺胸,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的尊嚴,隻要有尊嚴地活著,才不會受到侮辱,才不會有恐懼。
其實在中國華夏五千年的曆史文明中,尊嚴已經到了一定的高度,尊嚴已經展示了它應有的風采。因為有尊嚴,莊子才能桀驁不馴,才能選擇自由垂釣而放棄高官厚祿;因為有尊嚴,陶淵明才能有“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氣概,才能成就曆史典範。李白才能有“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千古佳句。由此可見,尊嚴造就了偉大的不朽雕像,尊嚴傳承了感人肺腑的故事。
尊嚴的維護,需要知識;尊嚴的維護,需要知恥;尊嚴的維護,需要骨氣;尊嚴的維護,需要奮鬥。
一個有尊嚴的人才能擁有“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姿態,才能有“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英雄氣概。然而本應該在中華大地展示的民族風格英姿,今日卻需要從美國聖母院大學的公開課中獲取感悟。
可見,今日我們對尊嚴的忽視已經十分嚴重。甚至知勇知恥已經沒有了涇渭分明。尊嚴應當是不可拋棄的人生態度,尊嚴是獲得一切的基礎。用尊嚴換取的一切都是不值,因為失去尊嚴就失去了獲得的意義。
如果,還在為失去尊嚴的生活而疲於奔命,那麼請停下自己的腳步,停下來看看自己的世界,看一看外麵的世界,所追求的一切是不是全部建立在尊嚴之上,追求的一切是不是也是為了重獲尊嚴。
如果是,那麼請更正自己的奮鬥方式。奮鬥生生不息,讓我們一起為尊嚴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