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對奢靡享樂關乎治國理政之本(3 / 3)

整治奢靡享樂之風必須加強製度機製建設,尤其要強化對權力的監督製約。當前,奢靡享樂之風的一個重要主體是公職人員,一個重要源頭是公款消費等行為缺乏有效監管。有的幹部什麼錢都敢花、什麼錢都敢挪用,辦公經費敢拿來吃喝,扶貧救災款項也敢拿來揮霍。鑒於此,必須嚴格財經紀律,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製度,嚴格落實各項節約措施,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要健全權力運行製約和監督機製,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要加強反腐倡廉法製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形形色色的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讓法律製度剛性運行,使那些以手中權力換取奢靡享樂的公職人員付出沉重代價。黨風政風決定民風。“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隻有領導幹部帶頭示範,自覺落實各項製度,杜絕奢靡享樂,才能讓反對奢靡享樂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整治奢靡享樂之風必須堅決破除思想誤區,特別要反對消費主義等助長奢靡享樂的觀念。受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影響,一些人借所謂“奢靡享樂有助於經濟增長和國家繁榮”的觀點為奢靡享樂之風背書。這種主張往往披著學術外衣,有一定的迷惑性。倘若單純從經濟學視角看,適度消費對經濟增長能起到一定拉動作用,過分強調節儉會影響消費,的確不利於刺激經濟增長。然而如果再往前跨一步,得出應當鼓勵奢靡享樂的結論,那就不免流於荒謬。當前,各地各單位反對奢靡享樂之風正取得積極進展,同時難免會有個別高端消費行業受到影響,個別消費統計數據下滑。麵對這種情況,是乘勢前進,把反對奢靡享樂之風這場硬仗繼續打好,還是觀望甚至停滯不前?在這一重要問題上,我們不能隻顧一時的蠅頭小利而迷失根本、迷失方向。鑒於奢靡享樂對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威脅,那種罔顧世世代代的經驗,硬說奢侈享樂造就國家輝煌的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必須予以批判、澄清。

整治奢靡享樂之風歸根結底要靠高遠的精神追求和正確的價值引導。“徒法不足以自行。”從各國曆史看,限製奢靡享樂的法律幾乎同政治社會同樣古老,然而,奢靡享樂之風卻屢禁不止。要根治奢靡享樂之風,必須從內心深處拔除奢靡享樂的低級趣味,代之以健康、高尚的趣味。平庸的靈魂往往沉湎於奢靡享樂,偉大的心靈總是被偉大的事業所吸引,無暇且不屑於追求奢靡享樂。正如盧梭所言:“講究排場與講求誠實,這兩種追求是不可能同時並存於正直之士的心中的。被許多無益之事敗壞了的心,是不可能追求偉大的目標的。”有誌氣、有擔當的當代中國人不應忘卻“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古訓,要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追求,有為全人類最美好的事業奮鬥終身的理想信念,沒有這種精氣神,就不免跌入追逐低級趣味的奢靡享樂的泥潭。當前,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使艱苦奮鬥光榮、奢靡享樂可恥的觀念真正深入人心。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心浮氣躁、唯利是圖的社會心態,反對競相攀比、炫耀鬥富的不良風氣,努力塑造去奢返簡、剛健質樸的社會風尚,夯實反對奢靡享樂的社會心理基礎。相比法律和製度建設,道德和精神方麵的建設更為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張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