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時刻為人生充電(1)(2 / 3)

在過去的農業經濟時代,人們所依靠的最大的財富和支撐就是土地;到了工業經濟時代,最大的財富就是資源,誰擁有資源、能源,誰就擁有了財富;而在今天的知識經濟時代,人們最大的財富就是知識。不僅如此,知識財富還是一個永遠不會貶值、不會喪失的財富。在農業時代,如果一個人擁有價值200萬的土地,當地價下滑,他的財產就會減少,而一旦把土地賣掉,它就不再屬於你了;在工業時代,你的工廠、設備都可能因為經濟不景氣或經濟危機而大幅貶值。但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你的頭腦、你所擁有的知識財富決不會因為曾經賺過200萬之後就變得不值錢,而是恰恰相反,具有更高的價值。所以,知識經濟是我們獲得最大財富的根本條件,是現代成功不可或缺的主體。

獲取知識必須通過學習,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去創造更大的財富。而資訊社會裏,知識的飛速發展和更新使學習成為一項伴隨我們終生的行為,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因此,學校體製外的學習已經成為一股巨大的潮流。許多人都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學習,將會被社會無情地淘汰。企業與公司的上班一族成為學習市場上成長最快的人群。

而同時,學習的效益正日趨明顯。在摩托羅拉,每花1美元在學習上,就可以連續三年每年提高數十美元的生產力。假日旅館的一些員工通過學習,使顧客的投訴率由月均兩三百次降為兩三次,同時營業收入卻大幅度提高。“用學習創造財富”——目前已經被企業和商界公認為當今和未來的“贏的策略”。

學習是改變命運的根本途徑,你應當日日都學習,日日有收獲。

每天閱讀30分鍾

書籍是智慧的結晶,閱讀書記就是利用自己的空餘時間,借助別人的作品來提高自己。愛讀書,讀好書的人,生活就會多一份樂趣,品格就會多一份高尚,頭腦就會多一份智慧,心靈就會多一份慰藉,人生就會多一份精彩。趁著現在精力充沛,時間充裕,記憶力超強,你需要多讀點好書。

我們的這個時代,被學者們稱為“知識經濟時代”。為什麼這樣說呢?看看下麵的數據您就知道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的50多年時間內,人類社會的知識增長不僅數量極大,而且質量也有了巨大變化,人類社會的知識總量在質與量、深度與廣度、內涵與外延等方麵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飛躍發展時期。有人估計,人類社會的知識總量,有90%是近50年創造出來的,所以“二戰”結束後的50年被稱為“知識爆炸”的時代。據粗略估計,20世紀前50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遠遠超過了19世紀;20世紀60年代以後科學技術上的新發明、新發現,比過去兩千年的總和還要多,僅在宇宙空間技術領域中,就有12萬多種過去不曾有過的新產品和新工藝。20世紀80年代每年登記的發明創造專利超過30萬件,平均每天有800~900件專利問世;全世界發表的科技論文每年為500萬篇左右,平均每天發表的包含新知識的論文達到13萬~14萬篇。20世紀70年代以來,每年全世界出版圖書50萬種,每一分鍾就有一本新書問世。而在12萬種科技圖書中,技術科學圖書有9萬餘種,自然科學圖書有3萬餘種。80年代以來,美國每年形成文獻資料的頁數約1750億頁。另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的“世界科學技術情報係統”的統計,科學知識每年的增長率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從9.5%增長到10.6%,80年代更是高達12.5%。據說,一位化學家要想瀏覽世界上每天所發表的有關化學方麵的論文和著作,如果每周閱讀40個小時,也要花48年。

這一切顯示,全球的知識總量正在以幾何級數的速度遞增。正如當代著名的管理學家,美國的彼得·德魯克所說:“在當今社會裏,知識是個人和整個經濟的基礎資源。土地、勞動和資本——經濟學家所說的傳統的生產要素——其作用並沒有消失,但已經退居次要地位。隻要掌握了專門知識,那麼就能夠獲得土地、勞動和資本,並且是輕而易舉地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