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刑警補充道:“正確來說,是兩個死者身邊,都有一部分黑貓的屍體。在沈芝屍體上所放的是黑貓的頭、身體和尾巴,當然這些部位是連在一起的,而在王劍的屍體旁邊,則放著黑貓的左前肢。而且根據我們的檢驗結果,我們知道了這兩塊黑貓的屍塊,是屬於同一隻黑貓的。”
“這麼說,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同一個人了!”於神推斷。
“是的,所以我們昨天所假設的交換殺人,應該是不成立的了。我們昨天說,王劍憎恨沈芝,而A憎恨B,於是王劍幫A殺了B,而A就幫王劍殺了沈芝。可是現在的情況是,犯人很有可能是同一個人。而根據王劍手上抓著的頭發,我們可以知道肖婉珊有可能是犯人。也就是說,有可能是肖婉珊連續殺害了沈芝和王劍。然而事實上,肖婉珊卻隻有殺害王劍的動機,而沒有殺害沈芝的動機呀!”
“不!”於神說道,“交換殺人的情況還是存在的,隻是情況有點複雜。”
“怎麼說?”
“如果A的身份就是肖婉珊呢?”
“……”
於神深深地吸了口氣,整理了一下思緒,分析道:“假設A等於肖婉珊,肖婉珊憎恨B,而王劍憎恨沈芝,於是肖婉珊跟王劍取得聯係,提議他進行交換殺人,這裏的前提是,肖婉珊沒有讓王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她跟王劍聯係的方式,是手機短信、QQ或郵件之類。事實上,所謂的交換殺人,一般情況下,兩個凶手都是不知道對方的身份的,或者是隻有一個凶手知道另一個凶手的身份。”
“嗯,然後呢?”
“接下來,交換殺人開始,王劍殺掉了B,而具備殺害B的動機的肖婉珊,由於在案發時間具有不在場證明而躲開了警察的懷疑。接著,肖婉珊幫王劍殺掉了沈芝。關鍵來了,在交換殺人這件事當中,肖婉珊和王劍是合作夥伴,而在交換殺人這件事以外,肖婉珊又具備殺害王劍的動機。所以肖婉珊昨天淩晨殺掉沈芝後,又在今天淩晨殺掉王劍。肖婉珊殺沈芝,是為了履行交換殺人的承諾,而她殺王劍,就是因為王劍害死了她的爺爺,她要報複。”
“那麼B是誰?”
“是另一個人,一個和王劍一樣被肖婉珊所憎恨的人,隻是他(她)的死,是屬於交換殺人事件的,跟王劍之死無關。”
霍刑警聽於神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思維有點混亂,於是不再做聲,認真思考於神的話。幾十秒後,霍刑警才說道:“你的推斷有矛盾之處:如果犯人是肖婉珊,她要跟王劍合作進行交換殺人,那麼在王劍殺掉她所憎恨的B以後,她直接把王劍殺掉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幫王劍去殺沈芝?”
“……”
“不會是因為她是一個極重承諾的人吧?”
“……”
霍刑警舔了舔嘴唇,接著又說:“根據兩宗凶案中都出現黑貓屍塊的情況可以判斷,兩宗凶案的犯人很有可能是同一個人,如果殺害王劍的犯人真的是肖婉珊,那麼殺害沈芝的犯人也是肖婉珊。肖婉珊殺害沈芝,是因為她和王劍一樣,也具備殺害沈芝的理由。這是一宗連續殺人案件,所謂交換殺人,根本是從來就不存在的。”
“等一下!”
“嗯?”
於神說道:“那沈芝屍體旁邊的打火機怎麼解釋?”
“是肖婉珊故意留在那裏的,目的是嫁禍王劍。”霍刑警說。
“可是她不是打算在殺掉沈芝的第二天,就把王劍也殺掉嗎?那嫁禍他還有什麼意義?如果王劍由於在沈芝被殺時沒有不在場證明,被警察帶回公安局,那肖婉珊殺害王劍的計劃還怎麼進行?”
“……”
兩人沉默了。隔了好一會,霍刑警才說道:“情況越來越混亂了。”
“別擔心,”於神安慰他說,“找到肖婉珊後,或許一切就柳暗花明了。”
事實上,霍於兩人在車上討論了這麼久,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在王劍被殺的時候,肖婉珊具有完整的不在場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