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老支書(3)(2 / 2)

接客的主說:老人家,菜不好您多原諒。

兒子解釋說:我老父親年歲大了,是這個脾性,那天王鄉長給他餞行,他也是這樣,吃點喝點就下席了。我們喝吧,不管他老人家。

雖說受人敬重了,也大開了眼界,但張老漢心裏仍有些不舒服。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回想兒子給王鄉長表態的事,回想自己給鄰居老頭蘋果的事,回想白天酒席上的事,他長歎一口氣說:我的狗剩變了!

次日一早,張老漢也沒給兒子媳婦打招呼,就悄悄來到車站,自己坐車回到鄉下去了。

兒子媳婦當晚找回家,問他怎麼了,張老漢說:我在農村呆慣了,享不了你們城裏的豔福,回鄉下住,圖個清閑。兒子到底是做官人,很懂得人的心理,追問說:爹,一定是我們哪兒做的不妥,把您氣了。張老漢長歎一聲說:狗剩,既然你自己明白,我就再給你說幾句,你是我的兒子,我不想看到你變成王鄉長和胡縣長那樣的人,如果你還記得老子的話,以後不要收人家的東西,不要讓人家接吃接喝,平時想回來看看我,就走走路,給村裏人也留個好印象。如果覺得沒車回家不方便,一年就少回來幾次,我不怪你。兒子徹底聽懂了父親的意思,深重地首肯了一下:爹,我按您的話去做。

從此,兒子果然與原來不同了,一有空就回來看望父親,每次都是步行回家,就是拎了東西,也解釋說是自己買的,而且掏出發票讓老人家過目。張老漢高興得很,常常對人講一個觀點:兒女在老人麵前,不見得要給吃給穿,隻要聽得進老人的話,就算孝子。比如說今天,張老漢八十大壽,兒子寧可晚些時間回來,也沒開著車在村路上耀武揚威,這點做得實在讓張老漢高興。

張老漢把酒杯端起來,說:今天是我八十大壽的好日子,我確確實實高興,就是喝醉了,我也還得喝兩杯酒。

兒子用綿綿的聲音說:爹,喝多了您身體受不了。

張老漢看著兒子,擺擺手說:這兩杯酒我一定要喝,第一杯我要跟你喝,答謝你的孝心。話音一落,酒便進了口,吞得很幹脆,發出咕嘟一聲響。

兒子見他喝了,沒辦法,隻得端起杯把酒喝下去,又輕輕歎了一下說:爹,我也有不孝的地方,現在細想一下,有很多事都做得不好,對不住您老人家。

張老漢點點頭說:狗剩,你沒有對不住我的事,我知足了。遂又添了一杯酒,站起身說:這杯酒我要跟大夥喝,我當支書那麼多年,沒給大家謀福利,鄉裏鄉親還是這樣敬重我,我高興得很哩!話完,正要舉杯飲下手中的酒,突然,有人在院場裏叫兒子的名字,說下麵有車子等著他。張老漢一聽,像有重錘在頭上砸了一下,直直地看著兒子說:狗剩,你不是走路回來的嗎?怎麼有車接你?你怎麼要哄我呢?

兒子的臉一下變了顏色,突然跪在他麵前說:爹,您聽我說。

張老漢趁著酒勁發起怒來,手指著兒子說:狗剩,我啥都不想聽了,你連我都想騙,哪能不騙別人呢?

兒子一動不動地跪在地上說:爹,我沒有騙您,您聽我說,我確實對不起您,這多年確實沒聽您的話。但是今天不是我開的車,是……是公安局的警車,現在我……我……已經被雙規了,是我請求他們送我回來的,專門給您老人家祝壽……張老漢僵硬地站在那裏,臉色變得鐵青,淚水滾滾而下,嘴唇也不停地顫動,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兒子見他這樣,淚水一湧而出,讓人給他扶著。然後站起身退著走出門,囑咐說:爹,兒子不孝,您要保重啊!然後調轉頭,向村路上大步走去。

就在這時,張老漢倒下了,正當大家忙著送他到醫院的時候,警車也開始在公路上嘶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