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本難降的快修美容連鎖(1 / 1)

成本難降的快修美容連鎖

警戒

作者:王飛

連鎖經營產生於19世紀中後期的美國,進入我國後經過多年發展,在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已經出現了如“中車快修”、“強生快車手”、“新焦點”、“百援”、“好快省”等地方性的汽車快修連鎖大牌。在成都,以精典快修美容連鎖和申蓉時代汽車服務連鎖最為知名。但在去年,精典汽車快修美容連鎖的50多家門店利潤僅僅在幾百萬元左右,有十餘家店的申蓉時代快修則為收支基本持平,落地成都兩年的國際連鎖品牌馬立可一直沒怎麼賺錢。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盈利水平低是快修美容連鎖麵臨的共同困境。”

洗車忙不停,美容、快修錢難賺

以精典快修美容的一家連鎖門店為例:店裏一個月要洗2000多輛車,平均一天70輛左右,車主是熟客,就洗車生意來講可謂生意興隆。可是與洗車接待區的忙碌相比,店內的美容產品銷售區和快修美容區卻冷冷清清,隻有一輛車停在那裏做拋光打蠟。車主還是為了消費去年辦的1000多元的“精典鎧甲”套餐,套餐的限用期限為一年。

這是很多快修美容連鎖門店的日常狀態:不賺錢的洗車生意忙不過來,而賺錢的美容快修生意冷淡。快修美容連鎖將洗車視為雞肋,卻又欲罷不能——洗車絕對是不掙錢的,有時甚至倒貼錢,因為人力成本高、水費貴、占用場地租金的支付多。然而連鎖店又需要靠洗車來穩定客源,吸引車主進門消費其他高價值含量的產品。這樣導致的直接後果是,快修美容連鎖看上去熱鬧光鮮,實際上收益卻低得可憐。

“多而全”難敵4S店“專而精”

很快連鎖店的經營者們發現問題遠不止這些。一方麵,現在的車主很精明,消費之前會到處比價,而座套、地墊、音響等等諸多產品改裝都是一次性消費,連鎖店在這些產品的銷售上並不比專業的美容改裝店占優勢。另一方麵,快修因為受限於技術和配件,隻能從事一些小修或是承擔鈑金噴漆等接件工作,不僅利潤小,相對4S店也沒有太大的優勢和吸引力。快修美容連鎖的管理者發現:快修連鎖需要修理工掌握多品牌多車型的全麵維修技術,這種“多而全”根本就難敵4S店的“專而精”。

沒有核心產品或技術,易被複製

當下,由於一般都是主機廠控製了配件渠道和技術,快修店往往沒辦法做汽車維修中最賺錢的機電維修,這導致了快修美容連鎖自身整體盈利水平的不高。而鈑金噴漆和洗車又都受場地限製,找合適的店鋪並拿到政府許可並不容易。所以快修美容連鎖必須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產品,哪怕找人代工也一定要打上自己的牌子,否則的話沒有自己核心產品或者技術的快修美容連鎖,很容易被小成本的個體經營戶複製並代替。

店鋪租金漲價,成本難降低

目前,在成都開一家普通規模連鎖店的成本大約為四五十萬元,鋪麵要求至少是三四百平方米。因其位置常選在高端社區附近,即使每月租金100元/平方米,月租金也要三四萬元。相比投入少、規模小的個體美容快修店而言,一家連鎖店至少要有十幾名員工,人力成本很高,因為流程正規、標準高,所以投入更大,但是一算起收益卻可能還比不過小店。經營者們的感覺就像是支付了高投入的快修美容店的花費卻隻開了一家洗車店,頗有一點大炮打蚊子的感覺。

申蓉時代汽車服務連鎖高層耿春燕認為是“政策環境、人力成本、店麵成本等因素”影響了連鎖店的發展。理由是市場需求明顯,連鎖店產品也是成形的,所以“連鎖能否走好,主要受製於環境影響”。現在人力成本高、房屋租金高,連鎖店的盈利水平較低,是客觀原因,沒有辦法的。但是她認為,“通過管理和對產品內容的調整,以及外部環境的改善,相信未來連鎖店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