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膨潤土資源勘查
膨潤土在鑄造、煉鋼和石油鑽探等工業上具有重要用途。經過三十多年的工作查明,中國膨潤土資源分布廣泛,種類多、蘊藏量大,已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
中國膨潤土地質工作是隨著工業發展的需要逐步發展起來的。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主要是在已知礦區進行普查勘探,對遼寧黑山、河北宣化、浙江餘杭、山東濰縣、河南信陽、福建連城等地區的膨潤土礦作的工作較多。從七十年代末期起,進一步加強了膨潤土礦的地質工作,在全國許多省、自治區同時開展了勘查,取得了一係列重大突破,分別在浙江臨安、江蘇句容、吉林九台、內蒙古興和、新疆托克遜、夏子街、甘肅金昌、湖北武昌、廣西寧明等地發現了一批質量較好的膨潤土礦。其中,浙江省地質局杭州地質大隊於一九七七年在臨安平山鈣基膨潤土礦下麵,首次發現了中國第一個鈉基膨潤土礦,經過四年多的普查勘探,查明了礦床規模和礦石質量,探明儲量7178萬噸。平山鈉基膨潤土現已作為“球團礦”的粘結劑應用。
七、鎂質粘土礦資源勘查
鎂質粘土包括海泡石粘土和凹凸棒石粘土。主要用於石油鑽進泥漿和漂白劑,此外,在建材、輕工、化工等部門也有重要用途。
一九四六年章人駿在江西樂平地區調查高嶺土等資源時首先發現海泡石粘土,但直到一九八○年才由江西、湖南省地質局的地質隊先後在贛西、湘東、湘中等地開展普查,工作結果證實了江西樂平、湖南瀏陽、湘潭地區有海泡石粘土礦的存在。一九八二年起,湖南省地質局四○二隊對瀏陽永和及湘潭海泡石粘土礦進行了普查評價,於一九八四年提交了普查報告。
一九七六年,南京土壤研究所許冀泉、南京大學方鄴森在為南京市化工局鑒定活性白土原料時,發現江蘇六合小盤山等地所產白土中含有大量凹凸棒石,並提出了在蘇皖地區尋找凹凸棒石粘土礦的意見。一九七八年,江蘇省地質局一隊、區調隊和安徽省地質局三一二隊,分別在江蘇六合、盱眙和安徽嘉山、來安、天長等地開展普查,發現了凹凸棒石粘土礦數十處,其中江蘇盱眙至安徽嘉山一帶是中國凹凸棒石粘土重要的成礦區。
八、矽灰石資源勘查
矽灰石是六十年代才開始使用的陶瓷原料礦產。一九七八年,湖北非金屬礦地質公司綜合隊在大冶地區普查評價了中國第一個矽灰石礦,經有關陶瓷廠利用矽灰石作配料,生產釉麵磚可以大大縮短燒成陶瓷的時間,很受陶瓷工業部門的歡迎。一九八○年起,地質部門加強了矽灰石地質工作,在吉林、江西、湖南、浙江、青海、安徽、江蘇等省、自治區先後發現和探明了一批重要的矽灰石礦。其中以吉林省找到的產地最多,儲量最大,質量也最好,主要分布在磐石長崴子、延吉細鱗河和梨樹大頂山等地。長崴子矽灰石礦,是一九七八年由吉林省地質局第一地質隊封文友、孫鳴飛等人在磐石長崴子一帶進行航磁異常檢查時發現的。經普查勘探,曆時四年,於一九八三年四月提交勘探報告,是一個優質特大型矽灰石礦。
九、水泥原料礦產資源勘查
生產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岩、粘土和石膏。特殊用途的高鋁水泥還需添加鋁釩土,高鎂水泥需添加菱鎂礦等。
中國的水泥灰岩地質工作始於五十年代。六十年代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對水泥灰岩的勘查,重點在東部地區。經查明中國水泥灰岩資源非常豐富,遍布全國各地,可以長期滿足水泥工業發展的需要。
經過三十多年工作,查明中國的石膏資源豐富,截至一九八五年底,探明儲量超過100億噸。中國絕大部分省、自治區都有石膏分布,探明儲量較多的有內蒙古、寧夏、山東、江蘇、湖北、安徽、雲南、山西、廣西等省、自治區。八十年代後期,在吉林通化、遼寧本溪、朝陽等地也找到了有開采價值的石膏礦。已探明的儲量,可以滿足中國水泥和新型建築材料等工業發展的需要。
十、玻璃矽質原料礦產資源勘查
製造各種玻璃的主要礦物原料是石英砂、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其次是純堿、芒硝、硼礦、長石、螢石和石灰石。這裏主要敘述石英砂、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地質工作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