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我執我心——那些偷偷溜走的時光,催老了容顏,卻豐盈了靈魂(1)(1 / 3)

5.1 趙四小姐:一枕紅塵到天涯

愛情的發生,有時像一場迷夢。夢裏,時勢英雄、美人繾綣;夢醒,隻是兩個花甲的老人踉蹌相扶,一茶一飯,說起過往淡然一笑,將時代風雲、情感紛紜都化作給對方的一個安詳眼神。恰如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趙一荻,家中幺妹,排行第四,人稱趙四小姐。若是戰爭中總是盛開玫瑰,那趙四小姐就是20世紀中國戰火繚繞的時代裏的一朵美豔帶刺的玫瑰。

趙四小姐生在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父親趙慶華曾官至交通次長,為人剛正不阿,為官清廉並且治家有道。趙四小姐出生於香港,成長在天津,天津衛獨特的租界文化深深浸潤著幼小的趙四小姐。一襲洋裝,淺淡粉脂,斜戴一頂洋紗帽,年僅14歲的趙四小姐征服了眼光極高的貴族,成為天津大小會館璀璨耀眼的淑媛。天生麗質、聰穎睿智的她,15歲就登上了《北洋畫報》成為封麵女郎。

純潔清新的妙齡女郎必須與唯美的愛情相配,曼妙的佳人總是不能一個人締造羅曼蒂克的愛情神話,素有“美男子”之稱的少將張學良恰好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地出現在趙四小姐的世界。這不慌不忙的出現,徹底擾亂了少女內心深處的一池清潭。

天津一次舞會上,張學良閑居在家,就去湊熱鬧,剛好趙四小姐也盛裝與會。錦衣華服,熙熙攘攘的舞會上,在美女如雲、佳麗爭輝的舞池中,張學良一眼就看中了散發少女魅力的趙一荻。趙四小姐的目光也穿越人海,看向張少將。如此一來,佳偶天成,雙雙陷入了愛河。這場愛情的發生沒有計劃沒有安排,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對方一眼。

當時,張學良已經是有婦之夫,父親張作霖已經安排他與大他四歲的於鳳至成婚,於鳳至是張學良明媒正娶的妻子。當趙四小姐那格外看重家族風氣的父親得知這一消息時,非常生氣。作為當時在天津有很高名望的大官,趙父認為小女兒愛上有婦之夫的張學良有辱門風,但是對於小女兒這種一往而深的癡情,他卻無能為力。

張學良原本與趙家兩兄弟為舊相識,這樣一來二去,也就成了趙家的常客,趙四小姐的父母原本也就對這位威武而紳士的少將有著很好的印象。當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相識相愛後,兩人經常相約喝茶,相約打高爾夫球,在夏暑之時,張學良會邀請趙四小姐及其兄長去北戴河納涼消暑,等到最熱的時節過後,再將趙四小姐送回府上。在這些美好時光裏,兩人漸漸熟悉彼此,更是相愛。

之後張學良就回到了沈陽,但他一直對趙四小姐念念不忘,思念化成一個又一個訴不完的長途電話。其後的某一段時間,張學良患病,愈發想念趙四小姐,打長途電話給她問她能不能來奉天旅遊。趙四小姐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就坐上了北上的列車,大膽地離開家去尋找他的愛人,在上路前,趙家舉家相送,可見對愛女的不舍之情是多麼濃重。

因為張、趙兩府素有往來,無論是父輩還是子輩,趙四小姐的父親斷然不能容忍將女兒許配給已有家室的張學良,幾度權衡之下,趙父做了一個保全府邸的重大決定。在趙四小姐北上奉天之後,趙父就公開發文,除了介紹家室門風之外,更是斷絕了與趙四小姐趙一荻的父女關係。

原文如下:“四女綺霞(即趙四小姐),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隨後趙慶華以自慚形穢,無顏承領官職為由,罷官退隱,離開了仕途。如此便使趙家脫離了與張府的政治紛爭,澄清了家族門規也成全與縱容了趙四小姐極大膽的行為。可憐天下父母心,趙父這樣聰慧的決定,真是一舉多得。

趙四小姐來到沈陽,並未得到張學良原配夫人於鳳至的接納,沒有給予趙四小姐夫人的名分,隻是讓她作為張學良的秘書陪伴左右。與趙四小姐對張學良的一片深情比起來,名分似乎顯得微不足道,趙四小姐也並無其他要求,甘於處於“秘書”的地位陪伴張學良左右。

平日裏她謹小慎微,對張學良關懷備至,對大她15歲的大夫人於鳳至也是尊重有加。長此以往,趙四小姐的愛與真誠深深地打動了原配夫人於鳳至,於是於鳳至和她開始姐妹相稱,趙四小姐叫於鳳至大姐,於鳳至稱趙四為小妹。這其中變化,真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了。

於是,於鳳至建議在少帥府旁邊修起一幢別墅供趙四小姐居住,兩人和睦相處。1927年,張閭琳出生了,他是趙四小姐與張學良愛情的結晶,也是少帥張學良唯一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