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成為經典——真正需要強大的,不是你的外殼,而是你的心(3)(3 / 3)

一生中最值得懷念的,往往就是我們天真爛漫的孩提時代,從懵懂無知地對媽媽吵嚷著“我要吃糖”的年紀,到悄然成長著,為自己努力的時期,我們收獲的是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每每回想起來,那段模糊了還依然清晰的記憶,總是會讓人會心一笑。

不同的環境賦予我們不同的童年生活,或在家裏衣食無憂,或奔忙於各類興趣班充實自己。而她,卻從4歲就走進了大熒幕,憑借自己靈動早慧的性格和燦爛無邪的笑容,深入了全世界電影觀眾的心。她就是那個永遠笑著,露出可愛的酒窩,還有著一頭漂亮卷發的童星,秀蘭·鄧波兒。

秀蘭·鄧波兒出生在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名銀行出納員,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專門照顧她的生活。然而天資獨蘊的秀蘭·鄧波兒從小就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自己沒能從事藝術工作的母親,在她3歲時就將她送去舞蹈學校學習,既是對小秀蘭的培養和熏陶,也算是完成母親自己的夢想。

讓人驚訝的是,3歲的秀蘭·鄧波兒就已經開始展現自己的表演天賦,她的水平一點也不比其他年紀更大的孩子差,沒過多久,她就被一家製片公司的星探發現,簽下了演出合約,出演一部二十六集的係列片《小聽差》。那時的秀蘭不過4歲,需要媽媽每天為她朗誦劇本才能背下台詞。第一次的表演雖然稚嫩,卻毫無其他孩子的驕縱和不聽話,自然親切的表演為她贏得了影視界的好評,讓她幾乎成為當時最具潛力的童星。一年後,秀蘭·鄧波兒被著名詞作者賈伊·戈尼發現,被其邀請參與了當時正在編寫的愛國歌舞劇《起立歡呼》。

從那之後,精明的製作方與秀蘭·鄧波兒簽下長達七年的合約,並為她量身打造了一部專門凸顯她表演天賦的電影《亮眼睛》。在這部電影的海報上,秀蘭·鄧波兒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顯眼的位置,這一次的演出也為秀蘭·鄧波兒的演藝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甜美的酒窩,可愛的卷發,一股“秀蘭·鄧波兒”的潮流開始風靡。

短短幾年內,秀蘭·鄧波兒出演了《新群芳大會》《小公主》《小情人》等數部影片,在這些風格各異的影片中,她總是一副自信滿滿的模樣,穿著大人的衣服,跳著可愛的舞蹈,用童真稚氣的嗓音唱著屬於她自己的歌,電影部部叫座,秀蘭·鄧波兒無疑成為了當時最賣座的影星,甚至連一些名氣響亮的大牌明星都無法與她匹敵。

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社會正處在嚴重的經濟危機之中,人們的生活蕭索無望,而秀蘭·鄧波兒的出現,給了絕望的美國人民勝利挺過危機期的信心和希望。有這樣一個古靈精怪的小姑娘活躍在熒屏上,誰會不相信她是上天派來解救長期處在壓抑和苦難之中的自己的呢?她甚至為複興美國經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她相關的絲巾、手帕、娃娃等產品,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在百貨公司遭到了哄搶。

就這樣,1934年到1939年間,她每年都位列美國“最受歡迎的十大明星”之中。當同齡人還在對父母撒嬌想要一件櫥窗裏仰望了很久的新衣服時,秀蘭·鄧波兒已經完全靠自己獲得了她想要的甚至不想要的一切,還能夠靠自己來幫助父母。

盡管如此,秀蘭·鄧波兒卻沒有得到她所向往的童年生活,在後來的回憶中,她說:“我隻過了兩年懶惰的嬰兒生活,以後就一直在工作了。”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秀蘭·鄧波兒無疑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在花兒一樣的年紀就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這是她的幸運,在一定程度上,卻也是她的不幸。

相比同齡人,秀蘭·鄧波兒的早慧讓人不禁心生幾分惋惜:6歲那年,媽媽帶她去商店看聖誕老人,那位聖誕老人居然向她索要簽名。因此,“我6歲就不相信聖誕老人了”。一個本該天真無邪的孩子,就這樣失去了她對世界最初的懵懂幻想,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而她的童年生活更是經受了巨大的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她每天都要工作數小時,還要跟隨老師學習,每當她在片場表露出疲倦和困頓,都會受到嚴厲的責備。所幸有媽媽為她保駕護航,媽媽從不允許她受到外人的欺負,當媽媽看到有導演用嚇哭她的方式來完成需要的鏡頭時,立刻上前製止,並再也不讓她獨自拍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