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不斷反省:吸取教訓,降低成長的成本(1)(3 / 3)

錯誤犯得越早,自己的損失越小

馬雲曾經說過:“順風順水成就的是我們的事業,而逆風逆水成就的則是我們的人。不管做任何事情,有些錯誤是必須犯的,而且越早越好。犯錯誤就像是摔跤,孩子摔跤隻是屁股痛一痛,成年人可就不僅僅痛屁股了,老了簡直經不起一摔。所以說,犯錯誤其實與成名一樣越早越好。”

馬雲從大學時代就開始癡迷於太極拳,2010年4月,他還專門千裏迢迢從杭州趕到了太極“聖地”河南陳家溝。在那裏他見到了陳氏太極的第十九代傳人:極具傳奇經曆,在太極界有“實戰王”之美譽的王西安先生。

馬雲向王西安先生請教道:“您與您的兒子,在太極上的造詣誰更高?”王西安說:“我雖然功夫很好,但是由於文化水平不高,表達不清楚,所以練習時走過很多彎路,是犯了無數次的錯誤後才逐漸地感悟出來。而我的兩個兒子卻很幸運,在我零距離的教導下,幾乎沒走過任何彎路,所以十九歲時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聽了這句話,馬雲立刻就聯想到了企業上,在他看來其實兩種經曆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之前是靠拍腦袋選對了方向,事業是發展了,人卻沒有成長。那麼,總有一天還是會出錯,而且你越晚出錯,你的損失就越大。

當企業出現問題時,發現得越早,損失就會越小。所以,每一名做事業的人都應當培養問題意識,這樣才有利於培養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尤其是在自己發現問題之後,能夠通過準確的陳述和一報告讓問題得到有效重視,這樣才能從根源解決錯誤。

然而,看看那些依舊還在錯誤道路上苦苦掙紮,戀戀不舍於昔日輝煌的人們,他們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如果能夠擺錯誤從頭再來,絕對會東山再起。但是他們沒有這個勇氣,因為他們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也不願意去發現錯誤。要知道,想在錯誤不可避免地到來之時盡早發現錯誤,並及時采取措施以減少損失,必須要有承認錯誤的勇氣,坦誠麵對和正視錯誤。如果沒有,隻能等待消亡。

當然,有些錯誤問題並不是顯而易見的,就像扁鵲為蔡桓公診病一樣,隻有到了病入膏肓、難以治愈的程度,才知道出了“大問題”。因此,我們還應當培養自己看待問題的前瞻性眼光。例如,日常多注意一下企業的內、外部變化,多運用自己的創新思維,敢於突破原有框架和思維定式的束縛,這樣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1993年,巨人集團犯下了戰略性錯誤,然而當時史玉柱沒有正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一直在錯誤的方向上作徒勞的努力——試圖通過融資、貸款將巨人大廈蓋起來以救活原有的電腦、醫藥、房地產三大產業,結果越努力陷得越深,最後導致全軍覆沒,一直到1997年,巨人集團還欠了3億元的債務。

從1994年延誤至1997年,這種延續性的錯誤不但造成了更大的損失,而且白白浪費了3年的寶貴時間。後來,史玉柱正視失敗,從頭再來,從零開始,另起爐灶,在短短的3年裏就創造了年銷售10億元的腦白金奇跡,遠遠超過了昔日的輝煌。但是,損失3年的時間其實也等於又損失了一個腦白金奇跡和30億元商機。可見,不能及早發現錯誤對企業傷害有多大。

如今有許多在做事時往往習慣抱著“多做多錯”思想,遇事止步不前,畏畏縮縮,不敢有絲毫“出格”的舉動,久而久之就變得沒有闖勁,膽氣也漸漸消磨沒了。事實上,在自己力量還很小的時候犯錯,即便是錯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和破壞,相反,如果自己做得很大,已經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那時候,你再犯錯,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了。

所以,年輕人一定不要害怕犯錯誤,畢竟任何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也不可能一直都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能及時地發現並進行補救,肯定能夠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