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阿裏巴巴永遠也不會做遊戲。馬雲始終專注於電子商務這一條道路上,最終阿裏巴巴獲得了空前的成功。
在短信、遊戲和電子商務三者中,馬雲最信任、最看好的還是電子商務的前景。也正是因為他能夠秉持心中理想,能夠盼著電子商務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才能獲得今天巨大的成功。
馬雲曾經說過:“我覺得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擋得住誘惑。我們第一天集中在B2B,今天還是如此。不管外麵的潮流怎麼變,我們學習,但是不跟隨、不拷貝。後來各種概念很多,阿裏巴巴也麵臨很大的壓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機會,在這1年時間內我們麵對機會斬釘截鐵地說了無數次的‘No’。我們朝著既定的方向往前走,不管外麵怎麼變化,我們還是不受幹擾,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
馬雲的這種理念史玉柱也非常讚同,他這樣過說:“一個企業不是說產品越多越好,不是說產品型號越多越好。其實有一個主打產品,有一個特別大的產品,就夠了。”一個人想做的太多,結果可能什麼都做不精。何況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年輕人要想在屬於自己的一方領域中拔得頭籌,那麼就應該有放棄機會的勇氣。
創業拚的是對未來的預見
生意場上,如果誰能預測市場未來的變化,誰就將是最大的贏家。這種預見能力就是眼光。創業,你可以沒有資金,但是絕對不能沒有眼光,因為你的眼光會讓你發現更多的機會。
2013年5月28日,剛剛宣布辭任CEO僅18天的馬雲,在深圳宣布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任董事長,馬雲進軍物流。“菜鳥網絡”物流公司首期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二期達到2000億元。馬雲強調“做物流絕不是心血來潮”。
在阿裏巴巴建立之初,馬雲曾經就有過創辦物流的想法,隻不過當時的阿裏巴巴也才剛剛踏上成長之路,所以雖然這種想法一直都被馬雲鐫刻在腦海中,但由於時間問題而被延後。
2009年,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的統計,全國的包裹已達20億件,其中約10億件來自淘寶網。此時的阿裏巴巴集團就像一個商場運營商,商場裏的店鋪都租出去了,客戶買東西也都實現刷卡消費了,但物流配送,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農村集貿市場的水平。這也影響了阿裏巴巴集團在穩定住C2C、B2B市場後向B2C市場發力的進程。
因此,進軍物流行業終於被馬雲提上了日程,成了其有生之年必做的一件事。
2007年,在阿裏巴巴戰略討論會上,“物流”兩個字就已經被當作當天討論的重點而提出。隻是當時這個未成形的想法最先是通過投資的方式來探索的。
2010年初,阿裏巴巴選擇了星晨急便作為自己物流上摸索的第一塊試驗田,並向外界傳達了“雲物流”的概念。然而2012年3月,星晨急便卻因資金告急而宣告破產,阿裏巴巴也因此蒙受不少損失。隨後,阿裏巴巴又通過不斷結盟來試圖改善物流環節。2011年,淘寶宣布結盟第三方服務商;2012年5月,天貓宣布與包括中國郵政在內的九大物流商結盟。但是,“雙十一”仍然因訂單爆倉而飽受詬病。
經曆過種種物流陣痛後,2013年5月,馬雲痛定思痛,將夢想提上了議程,其架構的物流網絡“菜鳥”終於起飛。盡管24小時必達的目標在業界看來有些渺茫,但馬雲坦言,“誰都不能保證你一定不失敗,但是萬一被我們搞成了,我覺得今生無悔。”馬雲也特別強調,阿裏巴巴永遠不會做快遞,而是聯合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創建一個基於數據的物流基礎設施平台。對於菜鳥網絡,阿裏巴巴仍然延續一貫的“平台化”布局思路。
1995年,馬雲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當時他就覺得互聯網有一天會改變人類,可以影響人類的方方麵麵。但是它到底怎樣影響人類,這個問題當時的馬雲並不清楚。馬雲將自己形容成盲人騎瞎虎,雖然根本不明白將來會怎麼樣,但是他堅信互聯網將會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貢獻。
每個人都有大腦,卻非每個人都有智慧;每個人都有眼睛,卻非每個人都有眼光;每個人都有雙手,卻非每雙手都能抓住機會。機會永遠給有智慧、有眼光、善於抓住機會的人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