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聚攏人心:讓更多的人為你點“讚”(3)(1 / 2)

馬雲曾經在人前笑稱自己的團隊就像“動物園”,這裏容納了各種古裏古怪的人,有些人隻會幹活不會管人;有些人隻會交際不會管理。阿裏巴巴的員工來自16個國家,有德國人,嚴謹得有點嚴酷;有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在美國銀行做了近10年研究的秘魯人;還有韓國人、美國人。成長環境、文化背景都完全了同,有的人5分鍾不說一句話,有的人說起話來一套一套,讓人應接不暇。

從顧問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到前世貿組織總幹事薩瑟蘭,還有前瑞典AB公司的副總裁蔡崇信,都是威震四方的人物。蔡崇信之後,又有雅虎搜索引擎的底層專利發明人吳炯,GE前高管關明生等人加入,另外,還有和馬雲一起創業的“十八羅漢”,等等,這些人,表麵看起來,參差不齊,特點、類型完全不同。為什麼他們都聽馬雲的?馬雲說:“進了公司,就是朋友,我是捏他們的水泥,他們是石頭。阿裏巴巴也是水泥,沙灘上小的石頭,可以捏在一起抗衡大企業。”

的確,正是因為馬雲將所有員工的利益與自己等同在一起,將自己融入員工中,形成一個巨大的團隊,對每一個人都不放棄,所以他才能凝聚這麼多的優秀人才加人阿裏巴巴。

需要注意的是,團隊不同於群體。群體可能與實際的戰鬥能力無養,而一個有高度競爭力、戰鬥力的團隊,必須有“團隊精神”。馬雲把團隊精神和擁抱變化放在了金字塔的塔身位置,這是公司高效運轉的重要保證。

可以說,一個聰明的創業者必然有著屬於自己的創業團隊,而在創業團隊中也必然有落後的成員,不可能都一樣優秀。對大多數人來說,如果能夠以尊重人性、挖掘潛在能力為主要宗旨,那麼便可以調動成員內部的所有能量,讓員工士氣高漲的同時,更具有責任感、團結力與信心。這樣由一個個優秀個人組成的團隊,怎麼可能會不優秀呢?

正如馬雲說的:不讓任何一個隊員掉隊!因此,每一個管理者都應當懂得不尊重團隊中人的後果:

其一,輕易放棄打造一個成功的團隊,隻會讓團隊成員處於一種十分緊張的工作環境中,伴隨而來的自然還有巨大的壓力。何況放棄其中一兩個,也會影響同事之間的關係,引起猜忌,造成團隊精神力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員工,可想而知心態有多麼消極。

其二,輕易放棄團隊中的任何人,容易引來員工的抱怨,被放棄者口服心不服,有時甚至會報複創業者,在團隊中刻意地造謠以動搖人心並且讓公司的名譽受損,這樣的例子在商場上不勝枚舉,最終管理者隻會得不償失。

在某期《贏在中國》裏,馬雲現場點評時,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覺得這場比賽確實比較難,因為五個人都是創業者,要把五個創業者,五個都具有將來CEO特征的人,拚在一起做一個團隊是不容易的,因為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我經常講把五個MBA捆在一起做事業很難成功,因為每一個人都想當CEO,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很少願意幫助別人。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沒有聽見大家說,我希望隊長贏,我希望5號贏,我希望1號贏。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我觀察很多細節,我注意到大家說,要是我萬一去PK,這個人拖著,可能我贏的可能性就不大。這本身從一開始就錯了。”

的確,團隊需要的是共同進步,並不是為了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因此,在實際行動中,馬雲為了讓每個員工都跟上團隊的腳步,他給所有員工都提供學習的機會,以此來滿足他們希望不斷提高自身價值、不斷成長的需要。

團隊的凝聚力不僅是維持團隊存在的的條件,而且對團隊潛能的發揮有重要作用。一個團體如果失去了凝聚力,就不可能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總而言之,商場如戰場,那些準備創業,或者已經創業的年輕人,若要打造一支高效的團隊一定要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牢記馬雲的忠告,不讓任何一個隊員掉隊。一個沒有一人掉隊的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經得起洶湧的波濤和澎湃的巨浪。

財散人聚:讓員工過上好日子

“財散人聚”源於《舊唐書》裏的“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告誡人們要辯證地對待財富和人才。現在很多企業老板用人的時候,往往空頭支票開了一堆,一旦達到目的後又開始找各種借口推托。試想,一個如此沒有信譽的公司,如何能夠收納得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