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聚攏人心:讓更多的人為你點“讚”(2)(1 / 2)

在創立阿裏巴巴後,為避免重蹈覆,馬雲在第一次全體員工大今上就強調了自己不控股、不控製企業的理念。馬雲說:“我和我們所有的同事第一天就講好給他們簽股票證書的事。我說這張證書簽回去交給你外婆,然後忘了它。如果你腦子裏老是記著這些東西,你的事業不會成功,人也不會開心。”

馬雲善於運用最得人心的方式讓每一個員工都感覺到貼心的溫暖,在利益麵前,他往往是一個蛋糕大家分,絕不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製下麵的人,所以,在員工的心中,馬雲是一個好的領導者。

2004年底到2005年初,報紙、網絡等媒體上迅速傳播的頭條消息莫過於蒙牛董事長、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東牛根生要將自己持有的約10%的蒙牛股份全部捐獻出來,創立保障蒙牛百年發展的“老牛專項基金”。牛根生的這種做法,改變了很多人對中國企業家的看法。

當然,這並不是牛根生第一次“散財”了,也不是蒙牛第一次散財。蒙牛除了“散財”給消費者,也“散財”給企業的職工,為企業職工解決後顧之憂,讓他們可以安心為蒙牛工作,繼續創造蒙牛的輝煌。這就是蒙牛提出的“財散人聚,人聚財聚”的原理。

在2007年《中國企業家》舉辦的“25位最有影響力的企業領袖”頒獎典禮上,柳傳誌是馬雲的頒獎嘉賓,他聲稱馬雲有4件事讓他覺得了不得:“第一個是對於阿裏巴巴業務的戰略布局;第二個是他這個網絡服務企業對於文化的深刻重視;第三是他的談吐;第四就是這次阿裏巴巴上市以後,我在報紙上看到他把那麼多的股份留給了他的同伴分享,自己隻得了5%。這個胸襟,這個誌向,我都覺得了不得。雖然他比我年輕得多,但是我真誠地向他學習,很值得尊敬。”

年輕人要想獲得人心,不要為了丁點利益便置他人於不顧,或者企圖拿利益來控製別人。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都是權宜之計。有眼光、有胸懷的人,會更加注重提升人格魅力,來獲得他人的擁戴。

舍得付出:用5000萬換來的信心和希望

年輕人想聚攏人心,就要學會付出。當然這個付出不單單是物質上的,還有是感情上的,隻有滿足對方的物質和精神期待,你才能和對方建立良好感情,所以,我們要學會用付出“收買人心”。

阿裏巴巴作為一個互聯網商業帝國,它所承擔起的社會責任卻並沒有讓任何人失望。作為阿裏巴巴的帶頭人,馬雲也並沒有讓任何人失望,憑借著他的“舍”的智慧,一手將阿裏巴巴打造成了一個擁有眾多粉絲的商務帝國。

2009年5月石日阿裏巴巴公布了當年首季業績,由於銷售、產品開發及市場費用上升,純利潤減少了15.73%;營業收入則為8.07億元,年增長18.6%;毛利率由去年陣期的88.4%,下降至86.5%0造成阿裏巴已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推出了全新的入門級服務產品Gold Supplier出口通版、升級了原有中國供應商等,使員工成本、帶寬及折舊開支占比有所上升。

關於這件事馬雲也直言,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確實很艱難。馬雲說:“2008年2月份我們寫出了‘冬天的使命’這篇文章,中國的供應商原來每個是60000元的收費,我們決定把阿裏巴巴的利潤降低,阿裏巴巴過冬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如果在阿裏巴巴的創業企業失敗了,冬天過去了,我們活下來,企業卻都死光了,這是有違初衷的。所以阿裏巴巴把收費從60000降到19804元,利潤大大降低。”

盡管2009年阿裏巴巴第一季度的業績有所下降,但是馬雲表示他們非常滿意。他進一步說道:“我們少賺了5000萬的利潤,但是幫助了50000家中小企業,50000家中小企業每家假如有10個人的話,500000人因此有了希望和信心,我們隻少賺了5000萬。”

馬雲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以賺錢為惟一目的的企業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實現一個夢想,目標會隨時而變,但是都與斂財無關。而馬雲之所以會為了幫助5萬家中小企業而放棄5400萬的盈利,完全就是站在中小企業者的角度考慮的。對於一個強大的阿裏巴巴來說,少賺5000萬並不會對其造成多大的損失,但是對於中小企業者來說就不一樣,這些錢完全可以幫到幾萬家企業,其受益人群更是可以多達幾十萬。所以,在馬雲看來,他們為此而少賺了錢也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