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助幼兒園美術教學“一臂之力”
幼教天地
作者:郭婧
摘 要: 多媒體集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各種功能為一體,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是教育手段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性、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教學,適時、適量、適度地將多媒體運用於集體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那麼不僅能夠提高效率,激發幼兒的作畫興趣,而且可以使教學優化,提高幼兒美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美術教學 多媒體 優化策略
美術活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活動之一,不但能夠培養幼兒的美感和審美情趣,而且對於發展幼兒的良好個性,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目前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仍然存在靜態多、動態少、方式單一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新時代的高科技發展形成極大衝擊,如何根據教材內容,根據幼兒容易興奮和好探求的心理特征,認真研究各類電教媒體的特點,從而營造與教學內容、幼兒心理相適應的現代美術教學氛圍,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講講、玩玩等多種活動中愉快地、主動地獲取美術知識,並創造性地運用所學知識構圖作畫,這些很值得我們認真探討。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是教學手段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麵我就如何將多媒體有效運用於集體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以優化美術教學這個問題進行思考,並提出策略。
1.集體教學前合理選擇多媒體的展現方式
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首先要了解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活動需要,選擇多媒體信息(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呈現的方式,可以一種形式展示,也可以多種效果結合,力求做到簡潔明了、重點突出,讓幼兒以多種感官感知、感受的同時,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譬如,三四歲幼兒對聲音和會動的東西都有一定的敏感度,形象思維的發展和集中度是比較薄弱的,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要選擇單一的圖像或太多的字體教學,可以選擇動畫與聲音相結合,加上老師的旁述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五六歲幼兒的形象思維、集中度、畫麵組織和色彩的感受力都大大增強,選擇聲音、動畫和手寫功能都可以恰到好處,但時間要加以控製。
2.在集體教學過程中把握多媒體運用時機
(1)運用多媒體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活動導入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圖片導入、錄像導入、情境導入、聲音導入等,運用多媒體導入,有效地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如:中班美術活動《畫媽媽》,活動一開始,將幼兒媽媽的照片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媽媽導入活動,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由於多媒體呈現清楚並有放大功能,便於幼兒仔細觀察媽媽,為後麵畫媽媽做鋪墊。又如大班美術活動《有趣的手影畫》,活動開始以欣賞手影表演錄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了解手影的多樣性,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再如大班美術《橘皮變變變》,將故事情境做成電子繪本導入,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引出主題。
(2)幼兒創作前運用多媒體積累感性經驗,產生創作欲望。
幼兒年齡小,生活經曆少,接觸的事物不多,腦子裏儲存的素材少。通過電子白版教學能夠較直觀地把各種圖形顯示在孩子們眼前,對呈現出的事物的許多特征能進行比較、對照,比單聽老師講,構圖要新,題材要奇,主題突出,色彩鮮豔,效果要好。如:中班美術活動《可愛的青蛙》,我通過多媒體讓幼兒觀察各種各樣青蛙的動態,有趴著的,跳的,遊泳的,他們通過比較,了解了各種動態的不同特征,為作畫提供了感性經驗,產生了繪畫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