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1 / 2)

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分析

幼教天地

作者:鄒華

摘 要: 語言教學是集聽說讀寫、思維想象及觀察表演等行為於一體的教學綜合體。在幼兒園教學中,語言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發展迅速,且由於具有獨特的優勢,在幼兒園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鑒於此,文章主要對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幼兒園 語言教學 多媒體技術 運用分析

引言

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主要通過生動語言、敏捷思維及逼真情境的創設展現故事情節,以達到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的目的[1]。多媒體是一種集聲、像、圖、文為一體的現代技術,若能將其靈活運用於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則不僅能提高幼兒的興趣,而且有利於加深幼兒對作品內容的理解,實現教學目標。以下主要就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1.多媒體技術在寬鬆語言環境創造中的運用

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2]若想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幼兒要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幼兒園學生大多是6歲以下兒童,他們還處於愛玩階段,對有趣、新奇的東西興趣較大,且表達欲望較強烈。然而,部分幼兒不願意發言、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教師要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並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創造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讓幼兒產生學習語言的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到語言學習中。

例如,在學習《年的來曆》該節內容時,教師可先向學生播放一段關於新年的視頻,裏麵有放鞭炮(煙花)、貼年畫、舞獅舞龍、吃餃子等畫麵。由於視頻裏有動畫、聲音、圖像,幼兒很快投入視頻觀看活動中,並不時向同學表達自己的想法。接著,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看完視頻後的想法,或是讓其說說自己在家是怎麼過年的。由於幼兒都有親身經曆,且語言環境寬鬆、舒適,他們便會暢所欲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調動其主動性與積極性。

2.多媒體技術在渲染氛圍中的運用

在語言訓練學習中,采用詩歌或兒歌欣賞的方式,有利於實現對幼兒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通過對詩歌、兒歌的欣賞,幼兒的文學語言能力有所提高,但由於年齡較小、生活經驗少,幼兒還不具備準確理解詩歌的能力。為此,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為幼兒創造感染力較強的欣賞環境,將幼兒帶入詩歌情境,幫助幼兒形成一定的語言感知能力。

比如,學習“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時,盡管語言簡單樸實,但幼兒理解力較弱,教師若隻是單純地講解,則幼兒還很難理解其意境。此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詩歌內容製作成動態課件,包括動態畫麵、配音及背景音樂。通過播放課件,學生能直觀地看到詩歌要表達的內容,並能體會到詩歌的思想感情,從而更好地感知整首詩歌。所以,通過營造渲染型欣賞氛圍,不但能夠提高幼兒的參與性,還能有效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幫助其形成自己的語言感知能力。

3.多媒體技術在真實語言環境創造中的運用

多媒體技術集圖、文、聲、像於一體,教師利用它為幼兒創造真實的語言環境,用聲音、動畫、色彩等變化吸引幼兒,能夠將幼兒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使其獲得聽說讀寫的經驗,從而有利於幼兒加深對語言的認識,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以達到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