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課改下初中美術作業評價策略的探討(2 / 3)

針對不同課型,我分別設計各種單項評價內容。如《繪畫中的空間表現》、《用線條生動地描繪物象》等繪畫課,可設為:構圖好、立體感強、線條生動、有創意等;《圖案設計》、《標誌設計》等設計課,可設為:裝飾性強、創意新、色彩合理等;《紙雕塑》這樣的工藝課,可設為:做工精細、工藝好、有進步、裝飾性強等。集體完成的作業增加合作獎、集體貢獻獎、積極投入獎等。

實踐中我發現,學生在評價作業和單項獎的過程中,態度極其認真,沒有絲毫懈怠,儼然一副主人翁的態度。讓學生參與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視覺感受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對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極其有益。

二、美術作業評價內容單一,降低了學生學習熱情

通常教師批改作業往往采取單一的“優”、“良”、“及格”和“不及格”,或是很好、不錯、優秀等簡單評價語言。這樣的評價用幾次還可以,長期采用,就會缺乏新鮮感,學生司空見慣後也就“視而不見”。另外如此評價雖可以對學生作業劃分等級,但對於美術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不利於其學習美術自信心的培養,從而使其喪失學習美術的興趣。如果長期使用單一的評價方法,會讓他們看不清今後努力的方向,部分學生不能有效地樹立自信心。教師要逐步更新舊的學生觀、教學觀及學習觀,增強對學生個性心理、教育學、美術教學模式及美術本體的認識,並改進教學,開發改善教學因素,掌握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達到更佳的教學成效。

對策:利用人性化評價語言改進美術評價內容。美術作業評價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是嚴格給學生的美術知識及技能做出“分毫不差”的評價,說明成績的精確性嗎?答案是否定的,正因為美術評價沒有精確的量化,它對於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被肯定、被認可的快樂是一種情緒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願望。可通過對美術作業的評價,給予學生適當的必要的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要,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才能。

1.鼓勵性評語關注學生。批改作業時采用批語加圖畫的評價方式。如我會結合七年級教材中的內容,在學習卡通人物造型時,在作業上畫一個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在適當的位置寫上“你的作業真不錯”、“你這幅畫線條流暢,生動自然”;學習美術字時,我會畫一麵紅旗,在旗麵上用手寫體的美術字寫上“加油”、“你進步了、老師為你感到高興!”“假如你能……就更好了”等。教師每一次真誠的表揚和鼓勵都會給學生極大的學習動力。每次作業下發,學生都迫不及待地看老師給自己的評價,看到這些新穎又風趣的批語往往開心不已。即使帶有批評和督促,看到學生因為不好意思,調皮地伸了伸舌頭,相信他已經完全明白我的意思。學生會在教師的評價中受到思想觸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2.情感性語言打動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親其師,信其道”。隻有學生充分信任老師,能與老師進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他們的煩惱和困難才會向老師訴說,老師才能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把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的課堂角色產生了明顯的變化:由“傳授者”轉變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變為“引導者”,由此必須改變課堂中的“高高在上”的形象。因此我認為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應以一個能夠促進他們發展的朋友身份,少一點要求、多一些幫助。在課堂巡視輔導學生作業的過程中,經常看見有的學生將手遮住自己的作業怕被老師、同學們看見。這時,我總是在征得學生同意的情況下,拿起他的作業認真地欣賞,在此過程中全力挖掘學生作業的閃光點。整體畫得好的固然要表揚,如果隻有某一部分畫得好,我會說:“這個地方畫得真不錯,別的部分能再改進一下的話,你的作業可以很不錯。”如果學生隻是有一點小小的進步,但學習態度認真,我會說:“看見了嗎?你的努力換來了進步,堅持下去,進步會更大。”我不會給一位基礎較差、經過努力但作業仍不理想的學生打不合格,而是根據他在課堂上完成作業的態度進行綜合評價。時常在課堂輔導過程中,不失時機地表揚那些不受關注學生表現出來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