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市校共建的化工類專業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高職高教研究
作者:高菊 張浩 武文雙 馬立興 趙偉
摘 要: 實踐教學體係是高校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培養高質量人才的主要保障。學院在化工類應用技能型專科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加強化工類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以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基礎。本文就實踐教學體係的目標體係、構建框架和實施途徑進行探討,為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 化工專業人才 實踐教學體係 實踐能力 培養途徑
一、化工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化工類專業的實踐教學仍普遍采用傳統模式:1.從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來看,把實踐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依附存在體,沒有完全將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課外活動等有機結合,沒有統籌安排、單獨規劃;2.從實踐教學活動各個環節的配置來看,各實踐環節缺少前後鋪墊和連接,設計型、綜合型、應用型訓練偏少,很少拓展到職業能力培養環節;3.從實踐教學的活動過程來看,實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條件的配置、教學過程的監控和考核之間缺少相互配合,難以發揮實踐教學作為獨立整體的合力優勢。因此,如何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在化工類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建立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係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係,使兩者緊密配合共同推進學生整體培養目標的實現,是目前我院不斷探索和亟須解決的問題。
二、實踐教學體係的目標分析
實踐教學目標體係是構建實踐教學體係的基礎,應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構建實踐教學的目標體係。我院化工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體係是以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訓練為落腳點,使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化工、煉油、冶金、輕工、醫藥、環保等部門從事生產運行、工藝與質量控製和分析、工藝及設備的技術改造、技術開發與管理等工作。
三、實踐教學體係的構建
在保持我院化工實踐教學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根據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求,以“實驗、實習和設計”為要素,發展構建“課程實驗、課餘開放型實踐活動、實習”三層次的實踐教學體係。1.第一層次,化學化工課程實驗。第一層麵:化學基礎實驗。與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四大基礎化學課程群相對應,建立學生所需的化學基本知識框架,以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第二層麵:化工基礎實驗。與化工類專業基礎課程群——化工原理、化工自動化及儀表等相對應,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化工操作原理及化工過程控製方法的實驗。第三層麵:設計性、綜合性實驗及專業實驗。與化工熱力學、化工工藝學等專業課程群相對應,以掌握化工產品的合成、分離、性能及結構分析方法為主的實驗。2.第二層次,課餘開放型實踐活動。在校園網上開辟“課餘實踐活動”欄目,定期發布實驗室活動安排、選題指南等信息,題目多以實習基地的生產環節或工藝為切入點,給予學生相關的生產背景資料,采用學生自主實驗和教師輔助指導相結合的形式,利用學分製和專業選修課的有利條件,因人而異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3.第三層次,生產第一線的實踐教學。根據學生知識技能積累的不同階段,開展相應的實踐教學。第一層麵:化工認識實習。針對化工生產工藝及設備開展實習,了解化工企業生產實際,為化工類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第二層麵:化工控製過程實習。了解化工企業生產自動化水平、實習操作化工儀表等。第三層麵:化工生產實習。通過實習操作,參與化工生產全過程,係統地進行知識綜合運用和專業技能的訓練,培養學生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實踐教學體係的實施
(一)修訂實踐教學計劃,優化實踐課程。
實踐教學計劃是化工類專業實踐教學的指導綱領和評價依據,製訂化工類專業實踐教學計劃時應把握以下幾點:根據實踐教學目標整合實踐課程體係,合並或撤銷重複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專業性實踐,將實踐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構建在時間上先後承接、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的實踐體係,使各實踐環節在時間安排和相互配合上處於最佳狀態,實現實踐教學的全程化;按照認知實習、基礎技能訓練、專業技能訓練、職業綜合能力訓練四個階梯,循序漸進地安排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實踐教學的漸進性,以能力培養為主線構建新的實踐教學內容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