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習高中政治的興趣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董建軍
摘 要: 學好政治課的關鍵是對學習政治有濃厚興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多渠道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 興趣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 主體性 主導性
政治課是一門社會學科,對於指導人生方向至關重要,對於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著框架作用。因此,如何讓學生學好政治課,在高中教育階段尤為重要。學好政治課的關鍵是對學習政治有濃厚興趣。
政治課改革應有利於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組織多種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為學生營造政治學習的良好環境,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多渠道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為培養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從課堂出發,實踐證明,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應有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學習態度,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興趣、性格等因素,本著組內異製、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到各組,這種組合才可能使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得到調動,形成組內學習的合力,提高學習興趣。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快樂。
教師設置問題,展開小組討論,讓各小組談談自己的看法,在熱烈的討論中,大家取長補短,相互肯定好的說法,否定不合理的說法。通過交流,學生獲得豐富體驗,最後達成共識,解決單靠個人能力所不能解決的問題。看到團結的力量,感覺到集體的力量更取決於團隊之間的組織與配合,興趣在合作中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
二、把課堂給學生
把課堂給學生,課堂才能動起來、活起來,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相信學生,不斷鼓勵學生深入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真正地以學習主人的身份參與課堂,既提高學生的自身能力,又使學生感到我能行,我要學,感覺到快樂,興趣便產生了。
教學中,“填鴨式”的教學已過去,應在課堂中找到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式多樣化,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每節課都設有活動,如:討論、辯論,自由問答,學生演講,小組競賽,等等,學生都很興奮,課堂熱鬧,學生活躍起來了,也喜歡上了政治課。
課堂應是學生的課堂,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1.讓學生親自查一查
課本中的許多內容涉及地名、氣候、方位、周邊環境、曆史背景等,如《對外開放》一課,讓學生首先查閱地理圖冊、曆史圖冊等材料,了解有關的知識介紹,為課本知識鋪墊。讓學生動起來,體驗到動手的價值,同時拓展知識麵,為其他科目的學習打下基礎,感到政治課中的知識是無盡的,學習政治的過程是無比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