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談體育小課題研究(1 / 2)

談體育小課題研究

體育教學與研究

作者:徐榮兵

摘 要: 小課題研究以“課題”為活動的細胞,使學生在課題選擇、論證和課題研究的實施與結果評價等過程中形成科學的研究態度,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提高創新意識與能力。本文旨在通過體育小課題的研究幫助學生掌握科學體育觀和體育技能的方法,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

關鍵詞: 體育教學 課程改革 小課題研究

學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教學模式是學生自由組成小組,組織開展社會調查、實驗研究,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其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精神、組織活動能力,為學生適應社會、走向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小課題研究活動教學模式程序由“發現模式—提出假設—設計方案—探究發現—總結概括”五個部分組成。目前,對體育小課題研究方麵的報道很少,我通過一段時間的探究和實踐,結合課堂教學實踐,在體育教學中采用體育小課題研究法,通過不斷探究和實踐,發現體育小課題研究是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的一個新亮點。

一、體育小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

1.選題

每一項課題的研究順利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課題的選題。中學生的課題研究,雖然隻是一個科學研究的雛形,但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是體育學習的一個全新嚐試。對於體育小課題的確立,教師不要包攬一切,自己作出決定,而應該把自己放在組織者、指導者、合作者的位置上,與學生處於平等的地位。體育小課題可以由學生提出,也可以由教師或學生共同提出。

在確定課題前,教師應多誘導學生,提出一係列問題,如:“在體育方麵你最樂於探究什麼問題?”或“你身邊和周圍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常采用什麼樣的鍛煉或運動方式?”廣泛征集學生意見,讓他們充分結合自己已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人人都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教師應用專門的時間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然後進行問題的篩選。

2.指導學生設計方案

研究的課題確立後,就要指導小學生做好方案的設計工作,使學生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對整個小課題研究活動有比較完整、清晰的認識。在研究前先確立研究小組,小組一般是自由組合,有的三五人,有的五七人,當小組成員從開始的不穩定狀態走向穩定狀態時,各小組都推選出組長。組長負責召集人員,商討方案的設計並負責記錄有關實施的內容、方法、步驟等。在設計方案研究剛開始時教師要進行適當指導,然後由學生分小組設計,最後由師生共同點評。

如高一年級《民間傳統體育的研究》小課題組,在選定小課題後,確立了以下幾個研究內容:(1)在生活的社區和鄉村裏,向老人和爸爸媽媽征集民間體育項目。(2)對征集的項目進行篩選,選出有代表性的且簡單易學的項目。(3)在全組同學中嚐試練習。(4)體育課上彙報演出等。(5)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又如《民間健康俗語的研究》小課題組,確立了以下幾項研究內容:(1)向家長和周圍的人征集健康俗語。(2)篩選、編輯俗語。(3)向老師或家長、網絡查詢健康俗語的由來和基本含義。(4)形成健康俗語小冊,在全校推廣。(5)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3.學生學會整理、總結、歸納小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