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英語課外閱讀方法探討
外語教學與研究
作者:蒲芝英
摘 要: 英語課程有著內容生動豐富、用途廣泛的特點,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課外閱讀對於學習語言材料、增加課外知識、擴大詞彙量等具有重大作用,提高閱讀能力,對口語和寫作能力的發展也有好處。本文就初中英語中的課外閱讀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 課外閱讀方法 閱讀策略 整體閱讀
1.引言
閱讀對於學習語言材料、增加課外知識、擴大詞彙量等具有重要作用。閱讀不僅是認識、了解某種語言的綜合能力,提高閱讀能力,對口語和寫作能力的發展也有好處,還可以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相關國家的背景、文化底蘊等。因此,外語言知識能否鞏固,表達技能能否得到培養與發展,取決於學生是否學會閱讀,從而提高個人能力。
2.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強化閱讀意識。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在初一時,就讓學生意識學習不僅是在課堂上,大部分時候還需要課外閱讀,使學生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並做到定期指導。最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按時給學生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例如利用每天睡覺前的半個小時閱讀等,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的氛圍。比如班級專門設置英語學習角,隨時放一些英文報紙、英文故事等,看過的同學之間可以相互溝通交流,共同探討閱讀的收獲,分享自己閱讀的樂趣。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讀後感定期和其他同學相互交流。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都能夠讓學生體驗到課外閱讀成功帶來的喜悅,以此引導學生增強閱讀意識。
3.尋求適當的閱讀材料對開展課外閱讀至關重要
教師在指導同學選擇課外閱讀的材料的時候,需要遵循下麵幾個原則,即興趣性、分層性和與話題相關性原則,以及多樣性原則等。
3.1興趣性的原則
教育學中有一個理論:“興趣是一切知識獲取的來源,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學生才可以長期堅持,不會懈怠,最終可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中,必須以感興趣性為前提,這是習慣培養的最初級階段。以筆者推薦選用的《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為例,投其所好地拓寬學生視野。指導學生適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可以使學生感受到閱讀帶給自己的資訊、娛樂。這樣就可以大幅提高學生興趣,使學生明白課外閱讀是另外一種享受。
3.2分層性原則
首先,教師要以學生的年級為依據,根據各個階段的不同閱讀量,要求學生完成固定的閱讀量,切忌隨意增加閱讀量,這樣會使學生對閱讀失去興趣。如八年級側重大量的表達實踐和英語學習方式的形成,對詞彙的運用較為重要。班級中學生外語水平還是有差異的,因此閱讀要因人而異。其次,教師在閱讀材料難度上進行相應選擇。對於讀不懂英文閱讀材料的同學,應給予相應鼓勵,循序漸進地給予幫助,教師應積極配合,不能置之不理。最後,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這樣,學生的興趣提高,就會增強學習的動力,形成良性循環,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