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注生活化教學,促進數學課堂生成(2 / 2)

二、聯係生活創新教材,讓教材充滿生活氣息

數學是一門具有嚴謹邏輯性的學科, 教材裏的許多題目是經過專家研究的,以最完善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它的文字表述準確、嚴謹,但也比較枯燥,而且很少創設問題情境,忽略了對“數學知識是在生活中產生的和發現的”這一過程,限製了學生思維拓展的空間,同時也因為教材的滯後性,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在數學教材中難以體現。因此教師不但要善於運用教材,還要善於處理教材,在教學實踐中要緊密聯係生活實際,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數學題材引入課堂,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題材補充到教材中,創新教材,讓教材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也讓我們的數學教材散發生活氣息,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在教學“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時,聯係我們的生活實際,處理教材時,應該讓學生淡化對分的認識,深入對元的認識,特別是對於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認識更要深入,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能與生活接軌。又如在學習“小數的乘法計算”時,教學時要增加學生對電表、水表的讀數教學,並且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算出費用。這樣就可以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問題改編成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並且發現原來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創設生活問題情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了就要會應用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是一些學生往往不懂得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對日常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和解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理論和實際相脫節。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後,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創設一些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成就感和樂趣。

如在教學完“平麵圖形的周長和麵積”這一課後,我先創設了“美麗的圖案”這樣一個生活問題情境:“我們學校的新校園缺少綠化,現在學校想用40米長的欄杆在旗台前設計一個花圃,請你幫助學校設計一張草圖,並算出它的麵積。”能幫助學校設計方案,學生都有一種主人翁的感覺,並且因為他們很熟悉校園環境,所以有很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投入地在紙上畫著、算著,尋找問題的最佳答案。接著我讓他們說說自己為什麼這樣設計。最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和評價方案的優點和缺點。這樣以生活為依托,創設生活問題情境,讓教材裏的內容“走出”書本,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感知,並且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喜悅,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生活意識,要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生的日常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把生活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這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的教學源泉,使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從而深化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喚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更加主動、活潑,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