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注生活化教學,促進數學課堂生成(1 / 2)

關注生活化教學,促進數學課堂生成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陳火德

摘 要: 數學知識的運用與現實生活緊密聯係,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教師的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把學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用到教學中,用生活素材導入新課,聯係生活創新教材,並且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對數學充滿興趣,促進數學課堂生活化的生成。

關鍵詞: 數學教學 導入新課 創新教材 創設情境

數學知識的運用與現實生活緊密聯係,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著數學。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學生不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導致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脫節。《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人類與社會的密切聯係。”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還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把學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事例用到教學中,精心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對數學學習充滿興趣,體驗到數學的神奇魅力。在教學實踐中,我緊緊圍繞“把生活中的數學引進課堂”這一教學理念構建生活化的課堂,讓數學課堂充滿無窮魅力,並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數學課堂生活化的生成。

一、生活素材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它關係著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在新課導入時我們可以選擇那些既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具鮮明的時代氣息,又能讓學生感興趣和促進積極思考的素材。這樣既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的本質,又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上《乘法分配律》這一課時,我對學生說:“今天,老師想邀請幾個好朋友到石門湖去遊玩,想買點飲料帶去(多媒體課件出示各種飲料的價格),請你們幫老師出出主意,好嗎?”學生聽到老師想請自己幫忙,積極性很高,紛紛舉手想試試。有的學生說,買4瓶冰紅茶,每瓶2元,2×4=8元;有的學生說,買5瓶加多寶,每瓶5元,5×5=25元;有的學生說, 冰紅茶和加多寶各買4瓶,2×4+5×4=28元;有的學生說,還可以這樣算:(2+5)×4=28元……還有的學生說,除了飲料,還要買一些點心如麵包之類的,這樣冰紅茶、加多寶和麵包各買3份,共買2×3+5×3+4×3=33元,或(2+5+4)×3=33元。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理解了“乘法分配律”這一知識,並能夠運用它解決實際問題。接著我再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把兩個數的和跟一個數相乘,可用這兩個加數分別和這個數相乘,最後把兩個積相加,這樣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嗎?請舉出一個說明一下。”這樣我們以生活中的生活素材引入新課,不但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不再感到陌生,而且對學習數學有興趣,並能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能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中掌握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