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1 / 2)

怎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馬莉

摘 要: 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方式組織開展,如此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能否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感悟,讓語文教學獲得實效。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課堂效率 教學措施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能否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語文教學獲得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的塑造。小學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學習習慣,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從提高課堂效率入手,向40分鍾要效率。

一、巧妙創設課堂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求知欲、思維能力,有利於促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揚民主精神,融洽師生關係,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信任留給學生,把溫暖送給學生,形成平等、寬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悅的氛圍,營造活潑、輕鬆、有趣、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保持最佳學習心態,主動參與學習。由此可見,語文教師應盡可能打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巴”的落後教學模式,多利用現代教具,如小黑板、掛圖、投影儀、錄音機等,既可節約板書、簡介有關內容等課堂教學時間,又可讓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接受更多的信息,有利於學生發散思維。教材中圖文並茂的插圖常是教師教學容易疏忽的地方,需要我們多揣摩、多利用。學生感知課文的過程不是孤立的,總是跟課文相關背景知識相聯係,背景知識越清楚,對課文的感知就越清晰,這就是感知的選擇性,可見重視教具及課本插圖的作用,不失為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手段。

二、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如果在課堂上,學生個個低頭不言,對問題和講課內容一點不敏感,出現沉悶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就不會對教師或者講課內容感興趣,必然導致學生成績的下滑。所以,調節課堂氣氛,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積極性越高漲,課堂效率就越高。所以,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知識,打造興趣課堂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小學語文是學生接觸語文的開端,語文作為一門文科,一些學生對其內容是感興趣的,所以,這部分學生不需要教師的誘導。但是另外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學生對語文是不感興趣的,究其原因,是語文需要記憶的東西太多了,大部分學生對背誦這一行為不感興趣。有的語文教師強製性地要求學生記憶語文知識,放學後還留作業,學生背會課文後才可以回家,更增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抗拒心理。試想一下,在這種狀態下,學生如何才能對語文感興趣?所以,教師應該努力找到更多適合學生學習語文的新方法,讓學生對語文知識感興趣。“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是教師應該做的。多媒體在課堂中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多媒體形象的授課形式必然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