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究(1 / 2)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探究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孫永貴

摘 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教育事業的進步,更好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為我國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提供了更多動力支持。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綜合科目,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是人們進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語文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初中語文師生的互動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改善語文課堂教學中互動現狀的策略,以期提升初中階段語文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理念在全國範圍內的普及。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師生互動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必須有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氛圍。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是學生建立語文學習情趣的前提和基礎。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營造良好、積極的師生互動環境。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式下,開展語文課堂師生互動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成為當務之急。

一、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現狀

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活動狀況並不盡如人意,某些初中語文教師很少在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隻是以自己為中心講授語文知識。某些教師雖然開展師生互動活動,但是形式主義成分居多,缺乏互動熱情,僅與個別學生互動,甚至在互動過程中采用命令式口吻。某些教師在互動過程中,互動內容無趣、脫離學生的生活。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全國範圍內的推廣,新課程標準對於初中語文教學的規定愈發明確。如何高效運用師生互動形式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生語文素養的提高,已經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概述

師生互動是上課是老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經常會使用的一種方式,通常是由老師先發起,之後老師邀請學生共同參與,實現某一教學目的。師生互動的目的在於讓師生合作完成一件事情,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師生互動活動,積極運用互動形式進行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也為學生學習其他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奠定紮實的基礎。

三、改善當前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策略

1.轉變語文教學觀念,積極運用師生互動方式教學。

素質教育理念要求師生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從而不斷推進新課程的改革,更好地滿足學生語文學習需求。由於傳統觀念理念的影響,某些教師認為在語文教學中沒有必要進行課堂互動,再加上升學壓力,教師基本上演“獨角戲”。即使是開展互動活動,也是應付了事。對此,首先,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認清互動活動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主動地開展互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