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1 /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薑玉敏

摘 要: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以知識交流為教學基礎,再對學生進行情感交流,情感交流體現出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新理念,且其對初中語文教學有極為積極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重視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並積極運用於實際課堂教學中。文章探討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以期全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達到初中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 情感教育 初中語文教學 應用分析

1.引言

情感教育即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素質進行培養和開發,使學生的情感素質達到較高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情感教育不僅對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有積極的影響,而且可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並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接受新知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2.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營造出情感因素豐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地萌發“我要學”的想法,進而在愉悅、輕鬆的情感氛圍中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初中語文教材中,相關文學作品普遍都有不同的寫作背景和寫作目的,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分析不同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和目的,將所表達的情感充分表現出來[1]。所以在實際語文教學中,學生將要接觸到相關文學作品時,應首先將相關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出來,並巧妙設置導語,且設置導語時也應從情感角度出發。

比如在教學《故鄉》時,初中語文教師應設置一個情感導語,導語內容可以為:“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故鄉都是深愛的,但是誰能清晰地記得故鄉的原本麵貌?我國有較多的文人都用文字記錄來書法出對故鄉的感情,你們所想的故鄉是否和心中一樣,承載著童年美好的回憶,多年後當你們再次回到故鄉,會是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隨著魯迅的《故鄉》,一同感受一下他再回到故鄉後的感受。”這樣的情感導語讓學生內心包含情感,帶著豐富的情感學習這篇課文,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

2.2通過朗讀課文獲得情感信息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情感教育融入課文朗讀中,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獲得情感信息[2]。初中語文教材涉及的文學作品風格多樣,且特點鮮明,這就要求在朗讀時根據課文風格和特點的不同進行朗讀,注意轉換語速和語調,確保閱讀課文時學生能夠融入作品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將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