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初中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2 / 2)

四、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倡導研討和創新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引領作用,對學生的閱讀習慣、思維方式、閱讀體驗等做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必要時進行科學合理的糾正和引導,不能無原則地對學生的思路、認識或見解等進行肯定或否定。我們倡導“自主閱讀——合作研討——個性創新”式的學習。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閱讀是學習的起點和基礎,是個人獨立研讀、理解、把握文章的過程。要讓學生反複閱讀原文,做到讀中悟、悟中感。學生邊讀邊想,並圈點勾畫,在閱讀筆記上寫出感受、欣賞、評價等。

研討是學生在自讀基礎上進行的,相互交流,質疑啟發,深化理解。在研討過程中,教師不但要起到組織、指導的作用,還要適時、適度地參與研討,不能把學生的思維束縛在一個層麵或框架裏。要鼓勵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和結論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多元的思維品質和思維習慣。

創新是在自讀研討的基礎上,各人把文章內容或形式的某方麵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經驗、文化內存、思想情感等聯係起來思考,通過比較延伸、聯想和推測,提煉出某種和“教參”不盡相同的內容,並用簡要文字表達出來的過程。這一環節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運用發散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等。這一環節作為高層次的目標要求,教學時可視教材和學生實際靈活運用。

五、教師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好習慣是衡量一個人學習行為的標準。在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前提,同時還是語文素養的一種體現。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首先,要培養學生愛讀書、多讀書的良好習慣,必須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啟發學生愛讀書、多讀書,讓學生體會到讀書是人生的一大樂趣。同時,教師還要經常帶領學生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故事會、閱讀比賽等活動。

其次,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書百遍,不如動手寫一遍。學會邊閱讀邊在書上勾點圈畫等批注方法,養成遇到生僻字動筆寫幾遍,或閱讀後進行小練筆,或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最後,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利用網絡查閱的良好習慣。使用工具書是讀書、寫作和尋求新知的需要,學生閱讀教材、課外書離不開工具書。要讓學生做到遇到不懂的字音、字義,能主動查閱工具書,或網上查閱,以獲取知識。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要從細微處入手,以在堅持不懈的反複練習中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有周密的考慮和科學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和發展,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總而言之,閱讀伴隨人的終身,閱讀能淨化人的心靈、提高人的素養,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因此,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這要求語文老師在閱讀上多下工夫,持之以恒,以收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