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給予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是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之一,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的重要前提,語文的學習也需要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可以通過一係列措施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幫助學生認識到語文課程獨特的吸引力及特點,改變學生一蹴而就的想法態度;引導學生內化學習目標,設立階段性目標,在實現階段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機;對學生進行適當獎勵與懲罰,對學生的進步要給予及時的肯定與鼓勵,對於學生在學習中不該犯的錯誤要給予適當懲罰;指導學生學會對失敗進行正確歸因,教師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公平恰當的評價,幫助指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內在原因,鼓勵學生積極對敗因進行反思總結及改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提高自我的內驅力,使學生在積極努力的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
2.2打造魅力課堂,培養語文學習情感。
語文的課堂教學環節是高中生學習語文的基本途徑,課堂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提升課堂魅力應該從教師、教材、學生三方麵入手。
教師要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必須有完美的人格,在平時嚴格要求自己,保持為學生服務的態度,積極主動地關心學生成長,提升自我修養,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師;發揮教材的魅力需要教師教給學生欣賞解讀文章的方法,使學生品味文章的精華,讓學生體會到品讀文章的樂趣,發掘出文章中對生活、情感、美的感悟,引發學生共鳴;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閱讀、寫作、表達等方麵進行訓練,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2.3發掘語文學習資源,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
學校應該在課內課外發掘優秀的語文教育資源,讓學生在校內校外都能把語文真正用於生活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紙質或者音像媒體等媒介上學習語文,利用這些便捷的媒介,如:雜誌、報紙、電視、網絡等找出優秀的語文資料進行課外拓展,充實自己的語文知識庫。學校應該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應用語文知識。
3.結語
培養高中學生的良好語文學習態度,是一個長期的複雜係統性目標,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及學生各方付出積極的努力實現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不僅對語文教學有重要意義,更影響學生個人的發展及中國文明的發展。希望本文提出的意見及建議能為此目標的實現出一點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態度,提高自我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雷居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時代報告(學術版),2013(2):298.
[2]黃明勇,劉敏,殷誌佳.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實踐謀略.[J].教育科學論壇,2011(12):21-23.
[3]周禮銀.對高中語文課堂的真知灼見[J].學周刊B版,2012(1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