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尋求發自內心的平靜,而不是單講時間的管理。效率管理隻是有效控製生活的一套技巧和工具,如果隻做到有效管理時間,是無法讓人的內心得到平靜的。
要讓人的內心得到平靜,首先就必須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所在。所謂核心價值,指的是你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換句話說,如果你沒弄清楚哪些事對你來說重要,哪些事對你而言不重要的話,那不論你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時間,都是沒有意義的。
幾年前,一位美林企業的主管,在參加了員工在職訓練研討會後的第二年,給效率管理專家海倫寫了一封長達四頁、至今讀來仍令人動容的信,他在信上說:“海倫,一年前我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參加了你的研討會。自從上了你的課,我才知道核心價值對一個人日常生活的所作所為有多麼重要。對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讓我兒子過得好、過得快樂。可是,當我回憶往事時,我才驚覺,過去這些年我對兒子幾乎什麼都沒做,所以,我當下就決定,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好好對待他,讓他快樂。”
他描述了很多和兒子相處的樂事,幸福滿足溢於言表。信轉至第三頁,他接著說:“海倫,上個禮拜我那8歲大的兒子出車禍死了。喪子之痛,錐心刺骨。但盡管痛苦難熬,我卻毫無懊悔感。我終於明白你在研討會中所說的發自內心的平靜究竟是怎麼回事了。”
最後,他說:“海倫,謝謝你。”
無法形容收到像這樣的來信對海倫內心造成的衝擊有多深重。通常,每個人生活中都充滿太多不得不做的事,由於這種事占去太多時間,所以,你的心裏會覺得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忽略了你認為最重要、真正想做的事。
美林企業的主管在他兒子意外死亡之前確認了自己的核心價值,做了一些事,以至於當悲劇降臨時,他還能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平靜。
但很多人不像他那麼幸運。有很多做父親的要等到站在兒子婚禮上的那一刻才驀然發現,曾經答應過孩子帶他們去看球賽、去釣魚,但因為自己工作太忙,結果一件事也沒做到。如今,機會之門已關閉,想到這兒不禁令人老淚縱橫,難過倒不是兒女即將離開家、自立門戶,而是這麼多年來對孩子的承諾一件也沒履行。
這種抱憾的感覺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為了避免它,首要之務就是找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然後一件件去做。這話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有太多不重要但很緊急的瑣事橫在眼前,讓人不得不花時間去做,反倒是重要的事通常都不緊急,除非是我們讓它變得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