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析圖要注意前後知識的相互聯係。在分析初中地理的插圖時,若圖中內容與高中地理知識有關,應該用高中地理的基本理論“統帥”初中地理知識。如“澳大利亞”一節中的“自流井成因”的示意圖,與高中地理承壓水的知識是緊密聯係的。在分析高中地理插圖時,若圖中內容與初中地理知識有關,應將初中地理知識作為深刻理解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如高中地理第二章在闡述地麵狀況對氣流影響時,設置了一幅“迎風坡和背風坡對氣流影響示意圖”,分析時可聯係初中區域地理的一些實例,如台灣東北部山地的迎風坡、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山地的迎風坡等等。這樣多方位的聯係分析,能夠使學生瞻前顧後,開闊思路,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因而,引導學生將散落在若幹章節中的相關插圖集中起來,把圖和與圖有關的知識靈活地組合在一起,是很有效的讀圖方法。
(4)析圖要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在析圖過程中,要切忌用片麵的、絕對的、靜止的思維方法分析問題,既要找出一般的地理規律、地理成因,又要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忽視個別現象與特殊規律。比如,澳大利亞西部的氣候類型“譜”不同於其它大陸,在熱帶沙漠氣候的南北兩側均為熱帶草原氣候,整個澳大利亞的氣候類型呈半環狀分布。如果學生把一般的氣候分布規律推廣、套用到澳大利亞,就會發生錯誤。
3·繪圖
繪圖是讀圖過程中的“動手操作”環節,而在複習中往往被忽略。它包括彩描黑白地圖的點、線、麵,繪製各種分布略圖、示意圖、剖麵圖、統計圖等等。自己動手繪圖,有利於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地理技能。
(1)彩描:這是一種簡便的方法,即利用課本插圖與空白的暗射圖,用彩色筆構描所要複習的地理事物。彩描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①彩描要突出重點、目的明確。一張圖不能點、線、麵兼施,描得“琳琅滿目”而要有所側重。
②彩描要運用各種線條、顏色與表達方式。不同性質的地理界限可采用粗細不同的線條。顏色無論是點、線、麵均應根據地理事物的類別加以區別。在彩描區域範圍時,還要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如有的可以打“點”子,有的可以劃斜線等等,這樣也能達到預定效果,並能夠節省塗大片彩色的時間。
③彩描要配以適當的注記。如這個“點”是“東京”,這條“線”是京廣線,這片“麵”(區域)是黃土高原,要用文字注一下。
(2)畫簡圖:這是複習地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把地理的文字知識轉化為簡圖,或把繁雜的地圖進行簡化、縮略,以突出某一要素、某一區域、某一問題。地理簡圖的設計,須注意:
①簡圖輪廓要盡可能地簡便,最好由簡單的幾何圖形組成,以降低作圖難度,使幾乎每一個學生都能適應。
②一張圖中內容不宜過多、過繁,要突出主要的地理事象,並以這些“事象”作為記憶的基點,然後聯係更多的知識內容。
③一張圖中有時可以同時包含幾種地理要素(如地形、河流、氣候、礦產、城市等),來加強知識間的有機聯係,但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各種地理要素按適當的順序逐次出現,使學生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
4·默圖
默圖就是對圖示的重要信息的記憶,因而也可以稱作“記圖”。對於圖上的信息,不加分析,不分主次,一概去記,是不足取的。然而讀圖時什麼都不記,也是不行的。事實證明:利用圖像進行記憶,印象深刻,易形成空間觀念,到考試或需要回憶時,眼前似乎就會浮現出一幅生動形象的圖像。這種現象也可稱為“心理圖像的複現”。
默圖包括:①默繪,如不看課本、圖冊,自己繪出“三山夾兩盆”的新疆地形結構;②默記,即試圖回憶,如麵對一張不加注記的全國鐵路網圖,回憶這個點是什麼城市,那條線是什麼鐵路;③默填,即利用空白的暗射圖,自行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