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蘇北泰興縣東北偏僻的元竹鄉張岔村,或許由於地處偏僻的緣故,從小萌發了追求新生事物的欲望。讀小學時,我見到了《少年報》,從此這張小報便成了我認識世界的窗口。大躍進期間,報紙也盛行浮誇風。於是我從牆頭抄了幾段“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少產”之類的標語寄給報社,雖然不見發表,但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向報社投稿。盛夏之夜,我在外婆家偶然碰上一個藝人說“鼓兒書”,一隻銅鑼,一塊驚堂木,神氣的藝人把“楊家將”給說活了。從那天起,我每晚放學趕四、五裏路程,到外婆莊上聽藝人說書,連續7天不間斷,事後居然能依樣畫葫蘆地在同學中將整部“楊家將”說得有聲有色。打那時起至讀初中,我“聽書”的習慣不改,以致語文和數學老師把我劃分為兩個階級。語文老師高度評價我表達能力強,作文有功底,幾乎每次評講都拿我的作文做範例;數學老師則以“該生沒出息”一言以蔽之。班主任則充分發揮優勢,讓我編寫“班組園地”以及供學校會演的演唱材料和小戲劇。我無暇顧及老師對我功過是非的評價,隻是麵對那些繁重的班務工作沒夜沒日地寫,一篇一篇地編。深夜吃不起夜餐,以開水“軟飽”,有時實在難熬,摸到學校附近社員的自留地裏拔幾根胡蘿卜充饑。久而久之,文章也就逐漸有了起色。從此,教師另眼相看,學生刮目以待,每逢作文課,一批“知己”課上交頭接耳,課後模擬幾段。在高中部,班上一位數理化成績拔尖的錢姓女生,為了與我達成文、理科優勢互補的目的,居然克服重重障礙,堅持與我同桌攻讀了三年。
20世紀60年代初,“大躍進”與自然災害等因素釀成的空前災難,將我推上了水深火熱的困境。父親多病,無比勤勞而善良的母親為保存我們兄妹而活活餓死,撒手讓我這個年僅16歲懵懂青年撐起一個貧困潦倒的家庭。我無奈輟學半年之久,無緣上大學,卻成為了一名“優秀回鄉知識青年”,後來當上村團支部書記並光榮當選為共青團泰興縣第六屆團委委員。
“文革”開始的1966年秋季,我有幸被分配到縣化肥廠當工人。進入工廠後,頻繁的大批判,小評論把我這個善搖筆杆子的半拉子文化人推上了宣傳第一線,於是我有機會和縣新聞界廣交朋友。從此縣有線廣播裏經常把我這個化肥工人的文章傳播給城鄉的千家萬戶,省新華日報的邊角位置也不時地出現自己辛勤筆耕的“豆腐塊”。誌趣與命運往往是連在一起的。忽然有一天,廠部一紙通知把我從車間調到政工科,我由上班偷偷爬格子變為堂堂正正地寫文章。人們常說文革十年有三多,學習多、會議多、批判多。的確,當時一些無稽的活動無不靠文字作基礎。廠黨委書記說聲下午4點開會,我常常是顧不上吃飯午休趕材料,有時深夜通知政府大檢查,我就通宵達旦寫彙報。功夫不負有心人,1976年春天,又是一紙通知,把我從工廠調到縣工業局秘書科,全縣的幾十家工廠一下子成了我著筆的對象……
80年代初,我縣有三四家企業生產熱噴塗設備、工具和材料。據此,我寫出“泰興縣成為我國熱噴塗技術推廣應用中心”一文,被新華社發了通稿,經濟參考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等國內名氣很響的大報相繼發表了這條消息。誰也沒有料到,一篇文章竟會產生這麼大的連鎖反應,江蘇省計經委、總工會、機械工業廳以此文為線索,通過實地調查,確定把泰興工業局作為省熱噴塗協作組副組長單位,我也奇跡般地接到了江蘇省計經委讓我擔任江蘇省熱噴塗協作組常務秘書的委任書。有了省屬部門撐腰,我的膽子大起來了。1982~1986年的幾年間,在省和縣有關部門領導的指導下,我身居小小的縣城,經常起草文件發往省各直轄市的計經委、總工會和機械局,而且還居然辦成了幾件震動省內外的事。1983年我主編《江蘇省熱噴塗技術》雜誌,當時的顧秀蓮省長閱讀第一期後,欣然於當年10月30日批示:“看了這份材料很高興,我們確實要以新技術求得經濟效益,請大力推廣到各行各業中去才好。”該雜誌首期國內發行3000多冊,為在國內推廣這項新技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基於這項新技術在全國的重大影響力,1984年10月,江蘇省計經委要求麵向全國,在南京市舉辦一期大型熱噴塗技術展覽會,我受命擔任這一盛大展會的會務組長兼秘書長。在省相關部門和蘇南、蘇北11個地級市的關懷與支持下,在省熱噴塗協作組負責人周慶生同誌的直接指導下,我用1個月時間籌備,3天時間布館,一場由16個展廳、3000平方米展出麵積、3000多件實物組成的“江蘇省熱噴塗技術成果展覽”大型展出活動在南京市軍人俱樂部隆重開幕,麵向全國展出。展館開幕那天,時任江蘇省副省長的陳煥友到會祝賀,國家相關科研院所、各省市自治區相關部門的專家、學者按預訂時間前往參觀。展出近一月,接待國內24個省、市、自治區的4萬多名觀眾,使這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在全國進入鼎盛時期。1985年,我受省計經委、總工會和機械廳委托,主編並組織拍攝了反映全省各地區和有關行業關於推廣熱噴塗技術的專題電視片——“神奇的技術結碩果”,在國家經委組織的全國新技術推廣會上放映深受好評,並在全省各市有關企業和科研部門廣泛播放宣傳,為在全國推廣這項新技術發揮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