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後記一:筆耕不輟寫人生——為成吉昌《江騰潮湧》代後記(1 / 1)

徐舒成

成吉昌,在泰興市是小有名氣的。這不僅是因為他是《中國機電日報》泰興記者站站長,也不僅是因為他最近獲得主任記者職稱,更主要的是因為他幾十年來,付出艱辛努力,終於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一名頗有建樹的專職新聞工作者。

年屆半百的成吉昌,出生於地處黃橋革命老區的泰興市元竹鄉。早年喪母的他,高中畢業後進了縣化肥廠當工人。打那時起,一些報紙的邊角上便不時出現他的“豆腐塊”。有一天,廠部將他調至政工科,讓他專門寫寫畫畫。1976年春天,又把他調到泰興縣工業局,從此他成了一些報紙、電台的通訊員。

1980年,泰興縣工業局局長周慶生同誌引領三四家企業配套生產熱噴塗設備、工具和材料。由於其產品配套成龍,成吉昌寫出《泰興成為國內熱噴塗技術推廣應用中心》一文,被新華社發了通稿,經濟日報、解放日報、新聞日報等國家和地方重要媒體相繼轉發了這篇文章。江蘇省計經委、總工會、機械工業廳以此文為線索,通過實地調查,確定把泰興縣作為江蘇省熱噴塗技術推廣應用中心。成吉昌也奇跡般地接到了省計經委聘其擔任省熱噴塗協作組常務秘書的批文。

1983年10月,顧秀蓮省長看了他主編的《江蘇省熱噴塗技術》雜誌,欣然命筆批示:“我們要以采用新技術求得經濟效益,請大力推廣到各行各業中去才好。”1984年10月,江蘇省計經委決定麵向全國,舉辦一期大型熱噴塗技術展覽會,成吉昌受命擔任秘書長和會務組長,這項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因此在全國進入鼎盛時期。1985年底,成吉昌又受省計經委委托,編導製作了關於宣傳熱噴塗技術的專題電視片——《神奇的技術結碩果》,為國內廣泛推廣這項新技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993年,中國機電日報社破格吸收成吉昌為全國縣(市)唯一的專職記者,並在泰興市設立了國內唯一的一家縣(市)級記者站,委任成吉昌擔任常務副站長。從此,該同誌更加注重把握經濟脈搏,緊貼企業實際,進行專題采訪和跟蹤報道。1989年,揚州市亞太特種水泵廠國內首創單葉輪、無堵塞新型潛水排汙泵,他為之采寫的一篇通訊在《中國機電日報》發表後,國內40多個單位先後來人來函聯係購買產品。國家特大型企業——上海寶鋼集團的3名工程技術人員捧著報紙來廠訂貨,回去試用後,寶鋼陸續淘汰一、二期工程從日本、德國、瑞典引進的600多台套進口泵,決定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三期工程全部采用亞太特種潛水泵。此後成吉昌隨時關注著亞太的改革和發展,先後在中央和各地報刊為該廠發表300多篇新聞稿件。隨後,泰興不少企業界主動要求成吉昌為之作采訪報道。近2年,他在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宣傳報道了全市數十家企業,每年發表反映泰興工業經濟類文章達到200篇次以上。

成吉昌同誌還借助在全國各新聞媒體交友廣泛的優勢,主動為企業舉辦各種類型的新聞促銷活動,在不同地區的不同報刊上宣傳企業、宣傳泰興。自1992年以來,他為亞太集團及其他企業先後在上海、北京、深圳、西安、內蒙、新疆、杭州、昆明等地組織召開了數十次新聞發布會,使泰興的有關產品被10多個省市的數百家新聞單位作過報道。他不僅自己動手寫稿,而且常常應企業與工業主管部門之邀,為之編導、製作電視專題片,為宣傳企業、宣傳泰興,努力拓展新的空間。

泰興記者站從建站初就得到了泰興市委、市政府和有關企業的重視與關懷。江蘇亞太泵業集團為記者站提供了高標準的辦公用房和現代化的工作設施。記者站已連續3年被中國機電日報社命名為“全國先進記者站”。今年6月26日順利通過了中國機電日報社對這個站進行的達標驗收,這是該報社繼對遼寧、河南、湖北三個省級記者站驗收之後的第4次達標驗收。成吉昌同誌連年被報社評為優秀專職記者,並多次被評為泰興市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日前,筆者前往成吉昌所在的記者站小憩,當筆者祝賀他被評為主任記者時,他隨口吟出一首詩來:“天命之年疑尚隨,非為一紙求一醉,筆耕不輟寫人生,衣帶漸寬終不悔。”其神態是一臉的虔誠……

(原載1997年7月12日《泰州日報》,作者為泰興人民廣播電台原負責人、泰興日報資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