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誰的江山五
大決戰
1928年初,蔣介石在馮玉祥、閻錫山等人以及國民黨內部軍政要員的支持下複職,1月8日就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此時武漢國民政府已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二為一。國民革命軍解決了內部紛爭後,決定繼續北伐。1928年2月份,蔣介石把幾個方麵的軍隊編成四個集團軍,總司令為蔣介石,參謀總長為何應欽,下轄四個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總司令由蔣介石兼任,轄18個軍29萬人,沿津浦鐵路進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轄25個軍31萬人,沿京漢鐵路及其以東地區進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閻錫山,轄11個軍15萬人,由娘子關及京綏鐵路進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李宗仁,轄16個軍又3個獨立師計20餘萬人,沿京漢鐵路集結作為總預備隊,另派白崇禧為總指揮,率一部軍隊北上,應援京漢鐵路方麵的軍事。
麵對蔣介石複出後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北伐氣勢,1928年1月25日,張作霖在北京召開安國軍最高軍事會議,研究安國軍的作戰方略,作出如下部置:第一,張學良、楊宇霆所部第三、第四方麵軍團,大部開赴邯鄲以南,麵對馮玉祥、閻錫山取攻勢,相機向山西、陝西境內推進,破其主力。第二,任張宗昌為第二方麵軍團長,所部固守魯南,麵對蔣介石北伐軍取守勢,不得盲目出擊;第三、令孫傳芳為第一方麵軍團長,所部在山東濟寧一帶防守,與張宗昌部加強聯係,強化魯南防守。孫傳芳部本來有很強實力,但由於在1927年8、9月間反攻作戰中孤軍深入,結果在南京龍潭地區被李宗仁第七軍和何應欽第一軍聯手戰敗,損失慘重,主力4萬多人盡數覆滅,張作霖考慮到實際情況,因此隻給了他協助防守的任務;第四,任褚玉濮為第七方麵軍團長,所部在大名和魯西一帶防守,與左翼的張學良、楊宇霆,右翼的張宗昌、孫傳芳保持密切聯係,阻敵北進;第五,張作相所部配合第三、四方麵軍團作戰,向平型關、大同進攻,並相機攻入晉北內部;任吳俊升為第方麵軍團長,為全軍的總預備隊。
由以上部署可以看出,張作霖的主力部隊第三、第四方麵軍團用在了對付馮玉祥和閻錫山上,屬於以強擊弱;而新敗之餘的孫傳芳、張宗昌部隊則用來防守馮玉祥和蔣介石,屬於以弱禦強。這裏需要說一下第四方麵軍團的軍團長為什麼換成了楊宇霆,原因是韓麟春在大戰開始之時身患重病,隻好以楊宇霆代理。要說楊宇霆還真是個災星,代理第四方麵軍團長不到五個月後,奉軍就因戰敗而退出了關內,與以前他出任江蘇督軍2個多月就因蘇皖戰敗加上郭鬆齡兵變而退出關內如出一轍。
張作霖的這個作戰部置,其目的是希望集中優勢兵力先在北邊取勝,解決側翼威脅問題,然後發兵向南,援助張宗昌和孫傳芳。這個戰略的核心取決於魯南能夠防禦多久。如果魯南能夠堅持到晉北一帶全殲閻錫山之後,那麼張作霖的這個戰略將取得空前勝利,反之,如果讓蔣介石和馮玉祥在魯南突破,然後順勢北上,就有可能切斷陝西山西方向作戰的直軍後路,造成很大的威脅。當時有人提出張宗昌和孫傳芳可能守不住山東,建議從第三、第四方麵軍中抽出兩三個軍配給張宗昌和孫傳芳,張作霖也確實猶豫了一下,但張宗昌的反對以及信誓旦旦的表態讓張作霖相信了他。事後恰恰就是張宗昌和孫傳芳在山東的失敗,導致了奉軍全線大潰退,使張學良、楊宇霆在北邊取得的勝利一夜之間歸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