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2日,張學良、楊宇霆下達攻擊令,命令於學忠、戢翼翹、富雙英各軍及騎兵第一、第二兩軍,以戢翼翹為中心,向豐樂鎮一帶的馮玉祥部隊進攻。馮軍不敵,向漳河南岸退去,戢翼翹率部緊追,逼近了安陽城北麵;於學忠占領了回龍鎮,逼近安陽城東麵,兩軍成夾擊之勢,對馮軍孫連仲部形成合圍,殲敵1500餘人,安陽指日可下。與此同時,張作相的第五方麵軍也已經進占了山西重鎮大同,進逼五台,占領井陘,整個晉北已處於奉軍包圍之中,閻錫山部隊搖搖欲墜,已呈崩潰之勢。
但是此時張作霖所最擔心也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還是發生了。進入4月中下旬,魯南局勢已經岌岌可危。蔣介石於4月9日發布北進的總攻擊令後,13日許琨就丟掉了韓莊。張宗昌不得不令各部在泰安、界首兩地布防,張宗昌相信自己的實力,以為自己兵多糧足,無論如何也可以學習楊虎臣、李虎臣二虎守西安的壯舉,即使八個月守不到,守上個四個月總可以了吧?四個月不行,兩個月那是絕對可以的。但是事與願違,僅僅過了半個月左右,蔣軍就攻占了泰安,29日又攻占了界首,張宗昌敗軍紛紛潰退,濟南的門戶大開。此時孫傳芳在哪兒呢?孫部本來還是有些戰鬥力的,坐守濟寧應該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偏偏孫傳芳老是想著重溫五省聯軍總司令的舊夢,一有機會就想著反攻,也不看看眼前形勢。這次張作霖讓他固守濟寧,協防魯南,但他看見蔣軍布置在徐州的兵力空虛,於是忘了張作霖的話,率軍去攻徐州了。孫傳芳一動,正在西邊虎視眈眈的馮玉祥部孫良城、方振武趁虛襲占了濟寧,頓時使孫傳芳進退失據,不得不命令全軍向濟南方向撤退。界首失陷後,孫傳芳與張宗昌一起趕緊由濟南北退。蔣介石遂於5月1日進占濟南。濟南失陷,津浦線上的大門洞開,京津震動。奉軍此時雖然對於馮閻均有優勢且已取得軍事上的勝利,但天津麵臨威脅,如果天津失陷,則張作霖主力第三、第四及第五方麵軍團將無路撤退。為此,張作霖決定保存實力,令三、四、五軍團速向灤東五縣和關外逐步轉移,同時於5月9日發出求和通電,但是蔣、李、閻、馮認為是緩兵之計,不予理睬,繼續北進。張作霖眼見主和無望,於是積極準備退往關外,以圖後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