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廊前,喊聲奶奶爹爹
仍然是討飯的口吻。巧的是,“十”與“三”數字相對,“上”與“前”方位詞相對,“奶奶爹爹”與“親親友友”疊詞相對,都非常貼切。高家上下及親朋好友都認為此人真有學問,並且開口就顯得謙恭有禮,便就此場合,為他們舉行婚禮。
乞丐馬上被人領去沐浴更衣,他到這時才最終明白是怎麼回事,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順從地與小姐拜了天地後,又被人引入洞房。
洞房中,小姐就要與自己選中的郎君享受這花燭之夜了,但她平時喜愛的一隻小花貓還舍不得離去,依偎在她腳邊。她抬腳把貓踢開,隨口道:
踢貓三寸足
乞丐這時似乎在尋找什麼,東看看,西瞅瞅。小姐正望著他納悶,他開口了:
打狗一條鞭
原來,他是在惦念著自己整天形影不離的打狗棍。但這對子對得的確是滴水不漏,無可挑剔。
小姐聽了,總覺得心存疑惑,便悄悄試探著問:“郎君莫非真是乞丐?為何張口都是這種話?”
乞丐不得不如實回答:“稟小姐:實話實說,我正是‘科班’出身,從小就幹這個,‘三句話不離本行’,這有啥辦法!”
皮匠揭榜獲嬌妻
從前,江南某鎮的集市上有個青年皮匠,雖然出身貧苦,但心靈手巧,既有嫻熟的手藝,又在接待三教九流的客戶時留心學習,略通詩文對聯。
這一天,他從熙熙攘攘人群的言談話語中聽到一個消息:鎮上一個做糧食生意的劉老板貼出榜文,要以征對聯的形式招女婿。人們都聽說劉小姐不但花容月貌,長得如天仙一般,又聰慧好學,能詩善對,所以鎮上幾個私塾中的書生、甚至青年塾師、家住這裏的秀才,誰都不敢貿然前去揭榜應對。
皮匠心想:對對聯不就是“天對地,雨對風”嗎!這有何難?再加上隨機應變,有什麼可怕的!大不了,我還做我的皮匠。想到這裏,他便停下生意,徑去劉家門外,揭了榜文。隨即,家人把他領到了劉家客廳上。
這時,劉小姐正在書房替母親給舅舅寫信,忽聽有人來報:鎮上的小皮匠揭榜應對來了。小姐想:一個小皮匠自是和我家門不當、戶不對,但大凡有才華者多曆經磨難,誰能料到日後他不會出人投地?再說,他既然敢來應對,想必真有才學,不妨試試。於是,她就以自己寫信為題出句道:
羊毫筆寫白鸞箋,鴻雁傳書,南來北往
看似一般,妙在句中有“羊”、“鸞”、“雁”三種動物名,“白”顏色和“南”、“北”兩個方位詞。
小皮匠在心裏說:你有筆,我有刀;你寫信,我割皮……便以自己的生涯對道:
馬蹄刀切黃牛皮,豬鬃引線,東扯西拉
以“馬”、“牛”、“豬”與出句的動物名相對,以“黃”與出句的顏色相對,以“東”、“西”與出句的方位詞相對,貼切而又生動。
小姐聽了,認為其詞雖不算高雅,但取材狀物,熟悉逼真,字麵上又如此工整,確屬不易。為了試其才學,她又出一句: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
寫的是自己熟悉的讀書生活,妙的是其中含“冬”、“夏”、“春”、“秋”四季。
小皮匠很快聯想到有南京人在自己家附近唱戲的情景,於是取材於此,答對道:
東城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巧妙地以“東”、“南”、“北”、“西”四方,對小姐出句的四季,既恰切,又工穩。
小姐心中暗喜,這青年腹中果然有“墨水”。已經對他產生了好感,便決定擇他為婿。想到此,又出句向皮匠傳遞信息:
萬語千言,隻考聯文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