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妙聯趣事(5)(3 / 3)

小皮匠一聽,心裏樂開了花:大事已告成功!這個句子更好對了:

五湖四海,全憑扁擔一肩

從自己的生活中來,而且對得天衣無縫。

當不愧小喬夫婿

近代史上,直係軍閥首領馮國璋,字華甫,直隸河間(今屬河北)人。天津武備學堂第一期畢業。清朝末年,曾協助袁世凱創辦北洋軍。辛亥革命後,任清政府第一軍總統,率北洋軍赴武昌鎮壓革命。馮國璋最聽袁世凱的話,有“馮狗”之稱。此後,曆任袁世凱總統府軍事處長、直隸都督兼民政長、江蘇都督等。袁世凱為了籠絡他,授予“宣武上將軍”銜,並把自己的家庭女教師周砥嫁給他作填房。周砥,字道如,江蘇宜興人,天津女子師範學校畢業,常年住新華宮內,教袁世凱的內眷和學齡兒童,親如家人。由此也可見袁對馮的器重。

當時,安徽督軍倪嗣衝致聯賀道:

將略裼輕裘,奪龍蟠虎踞,好作洞房,從茲兒女莫愁,想顧曲英姿,當不愧小喬夫婿

家風寄蕪蔞,喜裙布荊釵,迎來瓊島,為報湖山罨畫,有執柯元首,始得歸大樹將軍

上聯重點在切合馮、周結婚的地方——南京。“龍蟠虎踞”,原形容地勢雄壯險要,宜作帝王之都。這裏借指南京。“奪龍蟠虎踞”,則指馮國璋當年在撲滅“二次革命”時,為袁世凱從國民革命軍手中奪取南京事。“莫愁”,為南京名勝之一的莫愁湖。“顧曲英姿”、“小喬夫婿”,是把馮國璋比作三國時吳都督周瑜。周瑜善音律,當時有人說:“曲有誤,周郎顧。”

下聯是把馮國璋比為東漢名將馮異,切合其姓氏。馮異,字公孫,東漢初潁川父城(今河南寶豐縣東)人。跟隨劉秀(東漢光武帝)平定河北時,任偏將軍。一次,他們趕到饒陽(今屬河北)的蕪蔞亭時,天寒地凍,眾人又饑又疲。馮異設法弄來豆粥讓劉秀吃,使他饑寒俱解。諸將並坐論功時,馮異卻常常退避到大樹下,從不自誇,因此在軍中得一“大樹將軍”的稱號。

當然,此聯是以吹捧馮國璋為主旨的,故如此不遺餘力,但藝術方麵還是上乘的。

馮國璋與周砥結婚時,據說還有一件趣事。相傳婚後第二天,馮國璋對他的秘書長胡嗣瑗說:“不料周女士還是閨女。”“閨女”即處女。一個下屬說:“我輩何從得知?以大帥一言為定。”

胡嗣瑗也寫有一副賀聯:

交柯日暖將軍樹

並蒂春開君子花

有人評論道:“日暖”、“春開”,必是處女無疑。“交柯”,交錯的樹枝。“將軍樹”,即馮異“大樹將軍”之典,也指建立軍功。上聯切馮氏,下聯賀新婚,都十分貼切。

老尚多情呼寶寶

國民黨元老李石曾,1958年在台北和田寶田女士結婚。當年,李石曾78歲,而田寶田剛30歲。

當時,“考試院院長”賈景德致聯祝賀:

李下早成蹊,老尚多情呼寶寶

石人亦刮目,曾無一葉不田田

化用成語,巧妙地嵌入新郎、新娘的姓名,又點出了新婚的情趣。

“李下早成蹊”,化用成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漢書·李廣傳讚》:“李將軍恂恂(謙恭謹慎)如鄙人,口不能出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流涕,彼其中心,誠信於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喻大。”後用來比喻尚事實不重虛名。“石人”,如木石之人,指無知覺。語出《漢出·灌夫傳》:“帝寧能為石人邪?”顏師古注:“言徒有人形耳,不知好惡也。”“田田”,荷葉盛密相連的樣子。《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一·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