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諸葛”,借俗諺“三個臭皮匠,抵得一個諸葛亮”,用以切新郎皮匠的身份。“夷吾”,指春秋時齊國大夫管仲,這裏是借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戶,而伯氏沒齒(終身)無怨言的事,表達雙方心願。“茶熱”,則是切合新娘賣茶女的身份。“華陽樓”與“鬆風閣”,借滬上諺語“鬆風閣軋姘頭,華陽樓坼姘頭”來調侃。下聯“甲乙堂”,出自《笑林》:有兄弟二人,一個是皮匠,一個是鐵匠。某人贈以匾額曰“甲乙堂”,取其象形。這裏切新郎的身份。“茗客”、“堂倌”二語,既切新娘身份,又切舉行婚禮的場所茶館。“安塏第”與“哈同園”,為當時上海著名建築安塏宅第、哈同花園。
另一副對聯說:
早諳足下工夫,喜恰逢元夜風光,好結同心到老
別有個中滋味,試領略一壺春色,定教沒齒難忘
“足下工夫”、“一壺春色”,分別切合雙方身份;“元夜”,則切合舉行婚禮的時間正月十五。
另一副對聯是:
看今朝花燭明時,更恰逢天上初生一輪月,月影團團,疑君有補天填海之能,修成圓鏡
料是夜繡衾展後,似微聞牙根低度幾聲鶯,鶯啼嚦嚦,喜卿來煮茗賣茶之地,潤透嬌喉
上聯既切結婚之時(正月十五),又切新郎身份(皮匠),由“一輪月”而“圓鏡”,聯想豐富;下聯既切結婚之地(茶館),又切新娘身份(賣茶女)。“補天填海”與“煮茗賣茶”,內容既恰切,對仗又工穩。
又一副對聯是:
夫婿本多情,看今朝茶社人來,婚結自由,革命英雄豈皮相
家庭享幸福,喜此夕星橋鎖啟,燈張不夜,牙床錦帳賀針神
巧妙地運用“自由”、“革命”等新詞,令人耳目為之一新。“皮相”,隻從表麵看,不深入。“針神”,三國魏女子薛夜來及秦朗的母親善製衣,被人稱為“針神”。
各聯均有思致,並都切題,被譽為“諸聯中上乘”之作。但以社會地位低下的人為嘲笑對象,不免失之忠厚。
乞丐善對得佳人
從前,某地有個叫高三星的財產,良田千頃,家財萬貫,微感遺憾的是家中無子,隻生了一個女兒。高三星重金聘請名師,教女兒讀書識字、彈琴繪畫。高小姐聰明伶俐,又肯下功夫,幾年時間過去,琴棋書畫,無所不能,使得父親高三星也感到十分快慰。
眼看高小姐到了婚嫁年齡,求婚的、說媒的紛紛找上門來,但小姐一概予以回絕。原來,她早已拿定主意,一定要自己當麵出聯征對,選擇如意郎君。高財主無法,隻得順從自己的千金。
於是,高家在三星堂前搭建彩樓,讓小姐在珠簾內出對招親。其實,高小姐事先心裏也沒底兒,但事已至此,隻好將計就計吧。她心裏想著:不知今生此身屬誰?想到這裏,她隨口出句道:
紅白未分,看處不知南北
因為句中含“紅白”兩種顏色、“南北”兩個方位詞,並不易對。所以前來應對的、看熱鬧的,雖不乏飽讀詩書之士,卻很長時間無人對出。
眼看日已近午,高家人上上下下都很著急。這時,人群中擠來一個乞丐,想著這個地方能討來飯吃,便開口說:
青黃不接,特來討點東西
恰巧以“青黃”對“紅白”、以“東西”對“南北”,不但詞義對,而且聲律也諧。
高小姐心想: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此人有如此才華,他日不可限量,我不能錯過這樁姻緣。於是,請父親把他接入大廳。小姐從彩樓下來,又試一聯:
三星堂上,站著親親友友
乞丐見自己被領到這個地方,正不知所措,聽到小姐的話,忙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