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時時都想著算計別人,便會透露出恨不得將對方的東西全部據為己有的淩厲氣場,讓人避之唯恐不及。最後,他在物質上占得蠅頭微利,卻失去了寶貴的人脈,甚至連本來擁有的財富和快樂也終會離他而去。互惠與分享才能讓我們獲得更長久的利益。
自私自利的極端就是不擇手段地侵占別人的利益。自私者對物質極端崇拜,對自己是否有利是其衡量一切事物價值的標準。他們心裏常有這種想法:“對我有利,就有用;對我沒有利的,那就一無是處。” 換句話說,自私自利的氣場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你對我有用,能給我帶來利益,我們就是朋友,不然你最好還是走開。
自私者認為,與那些樂於分享的人相比,自己能占有更多的資源。然而,這些人的氣場會讓他們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無論一個人能力有多強,通過算計他人而獲得的財富總是有限的,要獲得更多的財富,就必須依靠合作來實現。如果依靠人脈辦事,龐大的人際網絡會產生強大的氣場聚集效應,就能解決一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自私自利的氣場會讓別人感覺你眼中隻有利沒有人,即使因為某些原因不得不與你合作一次,也絕不會想再次合作,更不會成為你永久的人脈。這樣一來,你的人脈網絡就極為有限,需要別人幫忙時隻能依靠利益關係進行一次性的合作——這種暫時性的關係自然無法產生強大的氣場能量,合作的效率也不高,甚至在合作中鉤心鬥角,兩敗俱傷。
既然自私的氣場實際上對自私者是弊大於利的,而自私者又是如此看重利益,那他們又為什麼作出傷害人脈這種得不償失的事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人脈才是最大的財富。
詹姆斯太太在亞特蘭大有一座花園。這座花園非常美麗,吸引了許多遊客,他們毫無顧忌地跑到花園裏遊玩。當詹姆斯太太發現遊客們在屬於她的園子裏盡情地唱歌、跳舞、歡笑時,感到很生氣,並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來趕走遊客。她在園門外掛了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歡迎你們來此遊玩,為了安全起見,本園的主人特別提醒大家,花園的草叢中有一種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傷,請在半小時內采取緊急救治措施,否則性命難保。”遊客們看了這塊牌子後,對這座美麗的花園都望而卻步了。幾年後,詹姆斯太太的花園因為太大,而走動的人太少,真的雜草叢生,十分荒蕪了。
詹姆斯太太用一塊牌子為自己築了一道特別的籬笆牆,隨時防範別人的靠近。這道牆就是自私自利的氣場。在這自私自利的氣場中,隻有她一人存在,她排斥其他人的氣場,拒絕別人的分享,最終自己的花園失去了原來的美麗。她沒有想到,分享花園帶給人們快樂的同時能延續花園的美麗與生機。根據氣場互動定律,我們知道,氣場需要互動才能得到升華,朋友因為分享而加倍快樂。詹姆斯太太用自私自利的氣場排斥的不僅有別人,還有自己快樂的源泉。
關於自私者的花園,還有一個有名的故事,就是奧斯卡·王爾德的童話《巨人花園》。故事中的巨人和詹姆斯太太一樣也有個美麗的花園,但自私的他同樣不準任何人進入,即使是天真無邪的小孩子也一樣。失去了歡聲笑語的花園變得不再美麗,甚至被冰雪覆蓋。有一天,由於孩童的來到,春天的美景又重現花園,巨人的心被觸動了,變得不再自私。最後到來的孩子就是上帝。“你曾經讓我在你的花園裏玩耍,這次,我要帶你進入我的花園,它就是天堂。”這句打動了無數讀者的話,也同樣是對自私者的警示——分享你的財富使你贏得無價的財富,而自私則會使你失去本來擁有的一切。
自私自利不是贏得財富的有效方式,自私自利的氣場會阻止你從與他人的氣場互動中獲得快樂。隻有保持與他人的分享與互惠,才能通過氣場的互動會聚人脈,讓人脈給你帶來物質與精神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