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階級反對“四人幫”的鬥爭
一、工人階級先進分子在天安門事件中的英勇鬥爭
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人民敬愛的周恩來總理逝世。全國職工和廣大群眾無限悲痛,以各種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四人幫”則趁機加快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步伐,他們瘋狂壓製人民群眾對周恩來的悼念,加緊煽動批判鄧小平的所謂修正主義路線。從三月下旬至四月五日,各大城市的人民群眾衝破“四人幫”的重重禁令,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以天安門事件為代表的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的強大抗議運動。這個運動實質上是擁護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的正確領導,它為後來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奠定了群眾基礎。
中國工人階級先進分子,在這場運動中起了先鋒和主力軍作用。首都工人、特別是青年工人的先進分子,在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中的表現尤為突出。
首都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率先樹起了討伐“四人幫”的戰鬥旗幟。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五日晨,40名職工把一塊長約3米、高1米半的橫匾送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北側。這塊翠柏鋪底、白花鑲邊的橫匾上掛著一麵用紅花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黨旗,旗上嵌著與“四人幫”禁令針鋒相對的13個金字: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日夜想念您。在“四人幫”大搞白色恐怖、嚴禁悼念周恩來的形勢下,這塊不尋常的橫匾呼出了廣大職工群眾的心聲,預示著工人階級同“四人幫”短兵相接的大搏鬥即將全麵展開。三月三十日中午,北京市總工會工人理論組,在紀念碑南側張貼了討伐“四人幫”的第一篇檄文。這篇貼於精製花圈上的悼詞表示:要堅決學習周恩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品質和忘我精神,學習周恩來對敵鬥爭的堅定性和堅強的無產階級黨性;要繼承周恩來的遺誌,為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披荊斬棘,奮鬥終生。悼詞作者向周恩來莊嚴宣誓:“誓與黨內外的資產階級血戰到底!”人們十分明白,這裏說的“資產階級”是指江青、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一夥野心家和陰謀家。對於這篇悼詞的戰鬥作用,《偉大的四五運動》一書作了生動的描寫和高度的評價:“在那烏雲壓得人透不過氣來的嚴寒季節,在那無盡的懷念、無涯的憂慮和無比的忿恨交織在一起,人們敢怒而不敢言的日子裏,這篇八百字左右的悼詞,發人深思,給人啟示,人們的哀思再也不能壓製,人們的滿腔怒火再也無法撲滅。開始,人們默默地抄錄,後來有人高聲朗讀,有的用記錄速度朗讀,抄錄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朗讀的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夜幕徐徐降下,成千的人仍然圍著。悼詞不脛而走,在許多單位傳開了。接連三天,首都的群眾如潮水般湧向天安門廣場……北京人民被壓抑的悼念變為目的明確的戰鬥,變為捍衛中國共產黨、捍衛社會主義的戰鬥。工人理論組的這篇悼詞成為偉大的四五運動中討伐‘四人幫’的第一篇檄文,打響了向‘四人幫’宣戰的第一槍。”北京市總工會工人理論組的這一革命行動,後來被“四人幫”定為天安門事件“第一號反革命案件”。
首都工人階級先進分子以極大的勇氣和巧妙的方式,把鬥爭矛頭直刺“四人幫”。一九七六年四月二日,中國科學院109廠的400多名職工,胸佩白花,臂纏黑紗,排著整齊的方隊,以“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您”的巨大橫幅為前導,高舉四塊醒目的詩牌,由東華門經王府井進天安門廣場。詩牌上赫然寫著:“紅心已結勝利果”,“碧血再開革命花”,“倘若魔怪噴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這些犀利的詩句當天就傳遍整個北京城。後來,北京市公安局局長在一個報告中談了如下一段話:“這四塊反動詩牌在廣場紀念碑前一擺出來,什麼‘白骨精’、‘閃鬼影’、‘擒妖魔’、‘斬鬼怪’、‘揮刺刀’、‘劍出鞘’之類殺氣騰騰的反動叫囂,頓時增多。”可見四塊詩牌起了巨大的戰鬥作用,它把天安門廣場反對“四人幫”的革命鬥爭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針對“四人幫”收走、銷毀花圈的卑鄙手段,北京重型電機廠的職工特製了一個4米多高、由鋼架、鐵葉和鋼花組成的大型鋼鐵花圈,花圈中央嵌有一顆紫銅的紅星,象征著中國共產黨和敬愛的周總理,四周八朵大紅花,代表8億人民。四月二日,職工們把這個一噸半重的鋼鐵花圈,徒步推車從西郊送到天安門廣場,表達工人階級捍衛黨和周恩來光輝形象的鋼鐵決心和鏟除“四人幫”的鋼鐵意誌。同日,崇文區化纖廠的一位職工在廣場漢白玉欄杆上貼出一首詩:“翻案圖窮匕首見,攻擊總理罪滔天,浦江搖橋(江指江青,搖指姚文元,橋指張春橋。)閃鬼影,反罷河妖紅霞現。”這首用諧音點名批判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的詩,巧妙地把這夥反革命野心家和陰謀家釘在了曆史恥辱柱上。
首都工人階級先進分子悼念周恩來、討伐“四人幫”鬥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把革命鬥爭的目標明確導向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事業。前述北京重型電機廠鋼鐵花圈上的《卜算子》寫道:“總理愛人民,人民想總理。春夏秋冬四季時,天地長相憶。四個現代化,‘兩步’(發展國民經濟的兩步設想)走到底。遺願化為宏圖日,國祭告總理。”這首詩和北京市總工會工人理論組的悼詞,集中反映了中國工人階級的意誌和願望:中國人民隻有努力實現四個現代化,才能最終擺脫貧困和愚昧,才能把中國真正建成政治民主、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社會安定的社會主義強國。正是這個崇高的理想,給工人階級先進分子以無窮的智慧和力量,鼓舞他們在光明與黑暗的搏鬥中,愛憎分明,英勇無畏。
不怕犧牲,不屈不撓,在“四人幫”殘酷鎮壓之後繼續堅持鬥爭,這是首都工人階級先進分子鬥爭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四月五日,天安門廣場群眾的抗議活動,被錯誤地宣布為“反革命事件”,遭到血腥鎮壓。但這並沒有、也不可能嚇倒首都的先進工人,反而進一步激起人們對“四人幫”的憤怒。四月六日,18位青年工人機警地躲過警察、便衣的嚴密監視,在血跡未幹的天安門廣場獻上了他們精心製作的花圈,花圈挽聯上寫著:“周恩來總理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在鎮壓翌日采取的勇敢行動,體現了工人階級英勇無畏的革命風格。它給廣場上的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人們跟著他們舉手宣誓,同他們一起高唱《國際歌》。隨後,又有三位職工不顧個人安危,發表演說,揭露“四人幫”四月五日的法西斯暴行,高呼:“批鄧不得人心!悼念總理無罪!”,“利用手中權力鎮壓革命運動,絕不證明有真理!”
在天安門廣場進行抗議活動期間,南京、上海、杭州、天津、太原、西安、鄭州、青島、合肥、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乃至全國眾多的中小城市,廣大職工和各界群眾團結一致,采取各種形式舉行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的英勇鬥爭,在全國彙成一股洶湧澎湃的革命洪流。首都工人和全國各地職工用詩詞、花朵、花圈、漫畫作為懷念英烈、團結人民、教育自己、打擊敵人的重要武器,取得了輝煌戰果,這是當代中國工人運動史上的一大創舉。它為中國工人階級的鬥爭曆史添加了閃光的一頁。首都和各地的先進工人在“四人幫”殘暴統治和用假馬克思主義愚弄人民的黑暗日子裏,敢於在政治上宣判他們的死刑,奮起保衛共產黨的形象和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這種革命精神是極為可貴的。
在林彪、“四人幫”橫行的“文化大革命”動亂中,盡管工人運動遭到嚴重破壞,然而體現正確方向和鬥爭目標的工人鬥爭並沒有泯滅。正如鄧小平在工會九大的致詞中所說:“各地都有大批先進分子不怕他們的白色恐怖,同他們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鬥爭實踐證明,我國工人階級不愧是久經考驗的立場堅定的革命領導階級。”
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執行黨和人民的意誌,毅然粉碎了“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之久的動亂。這一曆史性的偉大勝利,與工人階級的英勇鬥爭是分不開的。
二、工人階級在大動亂環境中為維持社會生產所做的努力
如果說工人階級先進分子在天安門事件中的英勇鬥爭是當代中國工人運動史上閃光的一頁,那末,與之交相輝映的另一頁是,中國工人階級(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在“文化大革命”大動亂的艱難環境中,為維持生產、保存國力盡了最大的努力,做出了重大貢獻。
“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曆史是有區別的。“文化大革命”動亂使中國國民經濟遭到巨大損失,全國陷入嚴重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但是,在這個曆史時期裏,並非隻有混亂和災難。由於周恩來、鄧小平及其他老一輩革命家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共同鬥爭,由於廣大產業工人、知識分子特別是他們中的先進分子和模範人物的勤奮勞動,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受到一定的限製,在工業、交通和科技戰線,仍然取得了進展,一些重大工程和科技項目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工業方麵,建設了一批技術較為先進的大型企業。首先是石油工業,大慶油田連年大幅度增產。經過一九七○年後短短幾年的開發,到一九七五年,3個高產主力油田全部投產,整個大慶油田原油產量達到4625.5萬噸,為大慶原油產量達到5000萬噸、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的宏偉目標奠定了基礎。此外,山東勝利油田和天津大港油田也初具規模。一九七六年全國原油產量達8700多萬噸,相當於一九六五年的6.7倍。石油工業的崛起,使中國由貧油國躍為自給有餘的產油國。其次是冶金工業,新建了四川攀枝花鋼鐵廠、甘肅酒泉鋼鐵廠、成都無縫鋼管廠和貴州鋁廠等大型企業,從國外引進的武漢鋼鐵公司一米七軋機工程也於一九七五年正式施工。機械、煤炭、電力等工業也建設了一批大型企業和工程項目,如湖北第二汽車廠、甘肅劉家峽水電站等。湖北葛洲壩水電站也開始動工建設。
交通方麵,建成了若幹內地鐵路幹線。全長1085公裏的成昆線,一九七一年實現全線通車;全長820公裏的湘黔線,一九七四年建成了主要路段;全長760公裏的焦枝線(河南焦作至湖北枝城)於一九七○年建成。一九六八年建成的南京長江大橋,鐵路橋全長6700米,公裏橋全長4500米,是一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開創了中國自力更生修建大型橋梁的新紀元。一九六九年,用國內自製鋼材建造的第一艘1.5萬噸油輪《大慶27號》勝利下水。一九七一年第一艘2萬噸貨輪《長風》號建成,創造了中國造船史的新紀錄。郵電通信建設也有突破。一九七六年四月,京、滬、杭中同軸電纜1800路載波通信幹線建成投產,全線路長1700公裏,縱貫8個省、市,穿過黃河、長江等200多條大小河流,能使沿途主要城市之間數千人同時通話。同年五月,建成了以北京為中心、連接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微波通信幹線。
科技方麵,核技術、人造衛星、運載火箭都取得豐碩成果。一九六六年十月,首次進行了發射導彈核武器的成功試驗。一九六七年六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氫彈,這離第一顆原子彈的爆炸時間(一九六四年十月)僅二年八個月,這種速度在世界上屬於最快的。一九六九年九月,又首次成功地進行了地下核試驗。一九七○年四月,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重量173公斤。一九七一年三月又發射一顆重212公斤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一九七五年十一月,發射的人造地球衛星在正常運行後按預定計劃安全返回地麵。這一成功使中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回收衛星的國家。
此外,還應充分肯定工人階級在“三線建設”中的偉績。“三線建設”是六十年代初期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從戰備需要而作出的在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甘肅、青海、寧夏7個省、自治區以及山西、河南、湖北、湖南4省西部地區進行的以國防工業為中心的大規模基本建設。“三線建設”的中心區域在四川,從一九六五年開始,持續了十多年。國防工業戰線及全國各地的廣大職工和科技人員,遠別親人、背井離鄉,在荒蕪沉寂的千百條山溝裏,安營紮寨,艱苦創業,建成了幾千個廠礦。其中有以川東為中心的常規兵器工業基地、攀枝花鋼鐵基地和貴州六盤水煤炭基地。電子、核能、航空、航天、汽車製造以及為之服務的輕重工業也陸續建立。還創立了一些高水平的科學研究機構。川黔、成昆、襄渝鐵路的通車,使四川鐵路運營裏程達2600公裏;公路總長達8.5萬公裏,居全國各省之首。工人階級建設“三線”所付出的艱辛勞動,不僅改變了西南地區特別是四川落後的經濟麵貌,而且提高了中國國防工業和經濟建設的實力。
上述“文化大革命”曆史時期工人階級創造的一切成果,決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動亂,工人階級還會創造更為輝煌的業績,中國各方麵的事業還會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工業、交通和科技戰線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中國工人階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和顧全大局、忘我拚搏的奉獻精神。值得強調的是,廣大優秀產業工人和優秀科技人員,他們在動亂不止、階級隊伍分裂的艱難局麵下,始終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始終不忘主人翁責任心,始終堅持愛國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方向,頂風擊浪,奮力做好本職工作,成為生產建設中的頂梁柱。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石油工人和技術人員,不為“四人幫”的“唯生產力論”大棒所嚇倒,不受“不為走資派生產”的叫囂所幹擾,響亮地提出:“大幹社會主義有理,大幹社會主義有功,大幹社會主義光榮!”“多幹光榮,不幹可恥!不幹,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大慶工人的高尚情操和自覺勞動,大大加快了石油工業的發展。
勞動模範、先進人物的心是相通的,他們有力挽狂瀾、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的共同意願。在江青反革命集團猖獗、王進喜被打成“假勞模”並已病逝的一九七五年冬天,著名勞動模範馬恒昌帶領他的小組成員,冒著嚴寒到大慶油田去學王進喜。在王進喜開打的第一口油井旁邊,馬恒昌動情地對組員們說:“我看到這口油井,就像看見了咱的‘鐵人’。咱小組的思想和‘鐵人’是通著的!誰說咱‘鐵人’是假的?這口井難道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盡管馬恒昌小組因堅持學大慶、學“鐵人”和堅持生產而被誣為“為錯誤路線生產的標兵”,然而中國機械工業戰線的這麵紅旗,一直煥發著它耀眼的光彩。
正是依靠全國工人階級的勤奮勞動和農民及其他群眾的共同努力,在“文化大革命”大動亂環境中,人們還能生活,社會生產還能維持,起碼的國力和社會主義的根基還能保存。這是工人階級在國家危亡時刻建立的不可磨滅的功勳。史實雄辯地證明,工人階級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正常時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在社會動亂、經濟發展曲折的非常時期,更是中流砥柱。從正反兩方麵的曆史經驗中,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正確指導思想。這是當代中國工會運動提供的一條基本經驗。
“文化大革命”這場動亂,使中國工會運動和工會事業遭到空前嚴重的破壞。它從反麵給了工人階級極其深刻的教訓。主要的是:
必須反對“左”傾錯誤的指導方針。這一時期工會運動的空前災難,完全由“左”傾嚴重錯誤的理論和方針所造成。從批判賴若愚到“文化大革命”打倒劉少奇,都是“左”的錯誤,而且一次比一次“左”,“文化大革命”則把工會係統砸爛。從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結束的二十多年間,工會運動和工會工作中“左”害是主要危險。因此,清算和消除“左”傾錯誤的流毒和影響,是工會運動領域一項重要的長期的任務。當然,這不是說右的錯誤就不要糾正和防止。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
必須明確認識工會運動的中心任務。工人階級在奪取了全國政權,特別是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之後,應該堅定不移地把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改善包括工人階級在內的全國人民的生活,作為工會運動的中心任務,除非發生國外敵人的大規模入侵,決不能因為出現“左”的和右的幹擾而輕易改變這個中心任務。工會運動和工會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這個中心。一九五六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剝削階級和剝削製度在中國已經基本消滅。在階級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實行“以階級鬥爭為綱”是錯誤的,在“文化大革命”中,把開展所謂的階級鬥爭和批鬥所謂的走資派作為工會運動和工會工作的中心任務,更是錯誤的。當然,階級鬥爭在一定範圍內仍然存在,我們仍然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去考察中國工人運動所處的社會環境,研究各種社會思潮的階級實質及其對工會運動的影響,觀察帶有階級鬥爭性質的社會矛盾和社會現象在工會運動內部的反映,製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建設方針。
必須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對待革命領袖。馬克思主義認為,領袖人物在曆史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英明的領袖必須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和人民意誌的執行者;領袖通常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團;領袖是在實踐中形成的,而不是自封的;任何領袖是人不是神,都不可能沒有缺點和錯誤,因而都不應加以神化。對於這些基本觀點,廣大職工和工會工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不是不知,就是知之甚少。他們對領袖,往往富於樸素的階級感情而欠缺科學分析。因而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僅不能正確對待領袖,而且容易被林彪、江青一類兩麵派、野心家所迷惑,在重大的政治鬥爭中受騙上當。
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製,製定和完善工會的有關法規。“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幫”的“無法無天”破壞了國家大法,也直接破壞了工會法,踐踏了工會章程及工會一切法規。工會組織被非法取消,從工會領袖到一般職工的民主權利被剝奪殆盡。工人運動遭到空前破壞。因此,民主和法製一定要健全,工會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職工的民主權益,一定要用法律形式肯定下來,工會的法規一定要完善,並且一定要保證付諸實施。廣大職工和工會工作者必須牢固樹立法製觀念,同一切違犯法律的行為進行堅決鬥爭。
必須保持工人階級隊伍的團結和統一,堅持工會組織的團結和統一。在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內部,沒有根本利害的衝突,團結和統一是工會運動力量的源泉,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工會運動的一大政治優勢。派性的泛濫和無政府主義的流行,既渙散了工人階級隊伍,損害了工人階級的戰鬥力,又加劇了社會動亂,對工人階級有百害而無一利。隻有徹底清除派性和無政府主義,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才有切實的保障。
必須堅持工會的基本職能。從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發動之前,中國工會工作雖然幾經挫折,但大體說來是貫徹執行了組織職工發展生產,維護職工的民主權利和物質利益,組織職工群眾監督、參與企業管理,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和文化技術教育等基本職能的。對廣大職工積極性的調動和工人運動的開展,對國家經濟建設任務的完成,起了良好作用。“文化大革命”動亂中,“四人幫”把批鬥“走資派”和保證“文化大革命”勝利作為工會的唯一職能,極力使工會成為篡黨奪權的工具。正反兩方麵的經驗都說明,堅持工會的基本職能,必定會把工會建設成為真正的工人群眾組織;放棄工會的基本職能,必定會把工會引向邪路,甚至成為某些野心家進行政治鬥爭的工具,工會就會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