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我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不要以為別人的事和自己無關就袖手旁觀,樂得清閑自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凡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幫別人一把,慢慢積累,一旦你需要幫助時,別人才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一個人能取得巨大成功,不僅僅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還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聚集著許多支持他的人。試想,別人為什麼願意支持你?原因就在於你曾經對他們提供了幫助,或者你值得他們傾心幫助。
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自己能有什麼回報,而應該是自己能夠給予別人什麼。積極主動地付出,讓對方先獲得好處。如果你能堅持這麼做,最終一定能積累非常豐富的人際資源,那麼以後你辦起事情來就容易多了。
一個人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萬貫,而是朋友眾多。那些獲得過你幫助的人,會慢慢彙聚成為一股龐大的力量,並持續不斷地回饋給你,尤其是在你遭遇人生厄運或遇到困難時。這時,你會獲得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取得成功的人都是那些願意幫助別人慷慨付出的人。如果你隻想索取,不願付出,那麼最後連你最好的朋友和親人也會遠離你。而一個孤立無援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如果能以己之長,克人之短,那麼別人的長處也能克服你的短處。所以,隻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同得利。
如果你能幫助別人美夢成真,那麼總有一天別人也能助你心想事成!
人際交往中,我們應該多想想自己能幫別人什麼忙。隻有多幫人,才能多獲利。
學會向朋友道歉
在與人交往中,和別人發生小矛盾、產生小摩擦是很正常的現象。關鍵是要及時反省自己的錯誤,敢於土動承認錯誤,向對方道歉。
主動承認錯誤,可以避免矛盾升級,當你向別人道歉,說出"對不起"這三個字時,矛盾的局麵就會出現緩和,問題也變得非常容易解決。
可是,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和關係一般的人說"對不起",在朋友麵前卻反而說不出這三個字。這是什麼原因呢?可能我們認為:既然是朋友,哪裏還用說"對不起"?如果這樣想就錯了,朋友之間,鬧矛盾時也需要說聲"對不起",當你對朋友說句"對不起"時,誤會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有的人卻認為承認錯誤就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這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所以即使犯了錯,也不肯承認,反而竭力去遮掩,甚至別人當麵指出時都不肯承認,更不要說道歉了。
有些人明知自己不對,卻礙於麵子,不肯主動認錯,結果雙方關係越鬧越僵。
小王有個很要好的朋友,是新疆人。這位新疆朋友經常給小王講新疆的風土人情,小王也經常給這位朋友講自己家鄉的趣聞軼事。平日,他們互相幫助,一起闖過很多難關,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友誼。
可是有一天,因為一點小事,這兩個朋友鬧矛盾了,兩人互不理睬,誰也不肯主動認錯,就這樣僵持著。
後來,這位朋友回新疆了,事先沒有告訴小王。小王回想起與他的友誼,懊悔不已,非常難過。他想向這位朋友道歉,可是怎麼也聯係不上了,就這樣失去了一個好朋友。
其實,朋友之間鬧矛盾誰對誰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待矛盾的態度,隻要其中一方先說些道歉的話,另一方一定會感到不好意思,這樣矛盾就化解了,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中國人往往很愛麵子,即使錯了,也不肯承認。許多人錯了不但不肯檢討自己,反而推卸責任。實際上,說一聲對不起,對自己並沒有多大的損失,但是卻能產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有個人參加朋友的生日宴會時喝多了,不小心把朋友最喜歡的花瓶打碎了。
後來,他感到非常內疚。為了表示歉意,他挑選了一張精致的賀卡,寫上道歉之詞:我感到萬分抱歉,我知道說什麼也無法彌補自己的過失。如果當時我沒有喝醉,就不會發生那種事了。所以請接受我最真摯的歉意。
他將卡片親手交給朋友,並帶了一瓶朋友最喜歡的酒,不是為了賠償那個花瓶,而是為了表示真誠的歉意。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必須學會一些道歉的藝術。如果你覺得難以當麵開口說"對不起",也可以通過短信、電話或者一張紙條、一張卡片等方式來表達歉意。
大方地表達歉意,是對你膽量和氣度的考驗。隻有勇於道歉的人,才是懂得交際訣竅、善於權衡輕重的人。雖然隻是一句道歉的話,但是得到的卻是朋友的原諒和信任。
所以,一定要端正態度,正確對待道歉。須知,道歉是緩解衝突的"潤滑劑"。
"對不起"必須是發自內心的,如果是敷衍塞責,也不能起到道歉的效果。
有的人做錯了事,很不情願地說聲"對不起"。如果對方沒有原諒,或者表示了一絲不滿,他就會說:"我都說對不起了,你還要怎麼樣?"這種態度,完全是把道歉當成做錯事得到原諒的手段,並認為道歉能夠抵消自己的錯誤,這不但不能消除誤會,解決矛盾,反而會使矛盾更加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