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幸好有希不是跟保羅在一起。保羅非常喜歡講話,他可以一個人一直說下去,直到對方徹底投降。保羅來自葡萄牙,當地人都很愛說話。保羅不僅愛講話,還愛著德國姑娘葉妮。葉妮是通過歐盟的Erasmus項目到葡萄牙求學期間認識保羅的。葉妮說:“我們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還能夠文質彬彬地相互交談,但是保羅跟別人在一起時,他一定滔滔不絕。這讓我感到很不安,這時我就開始走神了。”

然而,當你身處葡萄牙,要想在說話的時候走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便隻是在男友家吃早餐,雖然可以嚐到當地獨特的熱牛奶咖啡,卻必須應付男友的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乃至其他家庭成員的滔滔不絕。誰讓他們住在一起呢?最初,葉妮認為這是不可想象的。但現在她知道大部分葡萄牙學生沒有錢從家裏搬出去住。葉妮跟父母都生活在漢堡,但在各自的住所。這一點也讓保羅無法理解。他覺得一個人住實在是太乏味了,還不如貿然地去認識陌生人來得有趣。“南歐人太開放了!”古板的漢堡姑娘感慨道。

4

文化、生活差異並不能阻止愛情。140萬德國人擁有異國伴侶,六分之一的婚姻是跨國婚姻,而且這一比例仍呈增多趨勢。盡管夫妻雙方來自不同的國家,卻沒有跡象表明這樣的跨國婚姻離婚率更高。

對於這一點,蒂娜深信不疑,並在碩士畢業兩周前結了婚。蒂娜今年23歲,之前從沒想過自己會這麼早結婚,更不曾想到自己要在結婚協議上承諾“未經丈夫簽字同意不得離境”。

蒂娜與薩繆爾的婚禮邀請了近450位客人。薩繆爾是一對埃及農民夫婦的兒子,老夫婦每周五都要去清真寺,並且為薩繆爾的姐妹們選擇丈夫。而蒂娜來自民主德國地區,她的父母從來不去教堂。

薩繆爾是一名體育教師,身材高大。4年前,他與暑期來埃及打工的蒂娜相識。在那之前,薩繆爾從未有過性經曆,性對於他來說意義重大。他一直在等待那個可以娶回家當妻子的女孩出現。兩人見麵後立刻墜入愛河,雖然當時薩繆爾連英語都不會說。6個月後,當薩繆爾要帶蒂娜乘飛機去開羅時,蒂娜和父母大吵了一場。“當時我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鴻溝,他們並不看重我和薩繆爾的這段感情。”蒂娜說。父母總是跟她嘮叨,穆斯林男子如何毆打妻子,如何虐待自己的孩子。

蒂娜現在已經與薩繆爾結婚了,卻不知道何時能見到丈夫。因為隻要她還在念書,薩繆爾就拿不到來德國的簽證。蒂娜必須努力掙錢,養活自己和薩繆爾。兩人計劃先在德國工作幾年攢下些錢,然後再搬去埃及。

對於歐洲這塊土地,薩繆爾隻是從遊客那兒有一些零星的了解,他從沒有離開過埃及。他覺得那些從歐洲來埃及度假的遊客有點奇怪,比如說歐洲男人會跪在女朋友麵前求婚。“一個男人怎麼能給女人下跪呢?埃及男人絕不會這樣做。”

跨國婚姻需要更多信任和更多妥協,也許還需要更多的愛。“我相信存在真愛。”薩繆爾在他的Facebook上這樣留言,為了愛情,他願意付出一切。2009新年前一天,在蒂娜曾經打工的埃及酒店,薩繆爾跳上舞台,把蒂娜請上台。他在眾人麵前單膝跪下,問蒂娜:“你願意嫁給我嗎?”

>>盧洋摘自德國《大學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