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

作者:(台灣)劉墉

學講話,應該是人的本能,即使最缺乏照顧的孩子,都能把握每個機會,練習這人與人最基本的溝通技巧。

更不用說電視的時代了,隨時打開電視,都有人在講話,連原本外文發音的影片,都配了國語旁白,對學外語的人固然是個損失,卻增加了孩子學話的機會。

大約人人都會發現,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電視廣告,不僅因為廣告的畫麵特別漂亮、語句特別精簡,甚至音量特別大,更由於廣告會不斷地重複,連幼兒都能熟悉內容,而跟著手舞足蹈。許多廣告的製作人,也就抓準了這一點,即使是專供成人使用的產品,也以兒童為“攻心”的對象。道理很簡單,小孩正是大人的心肝,孩子喜歡,不斷重複廣告的內容,大人自然敵不過。

想想!什麼播音員說出的話,能比自家愛子、愛女說出的更動聽呢?

“爸爸開車好得意!”

最近電視上一個賣汽車的廣告,正采用了這種戰略,一個小女孩坐在父親新買的車上,十分陶醉而得意地說。開車的父親,笑得更是得意。

為什麼不用老婆坐在旁邊,說“丈夫開車好得意”,為什麼不選個小男孩坐在媽媽身邊,說“媽媽開車好得意”呢?

有一次幾位老同學聚會,看到廣告,大家議論紛紛。

“因為決定買車和開車的多半是爸爸。”一位男同學說,“而爸爸最擋不住女兒的要求!”

“有道理!有道理!”大家為他鼓掌。

“這道理是親身體驗。我先花40幾萬買了一輛小車,訂金都付了,帶三歲多的女兒去看,她居然搖頭,說‘不是爸爸開車好得意’,正巧旁邊有一輛電視裏看到的,女兒就硬是要那輛,我隻好多花20萬,換成那輛!”

“什麼?女兒一句話,你多花20萬?”

“可不是嗎?為了這20萬,我下班之後又兼了個差,每天10點以後才回得了家。”他沉吟了一下,“所幸,看到孩子,疲累就消了一半。有天,晚上回家,小丫頭硬是要我開車帶她出去兜風。坐在我身邊,我問她:‘爸爸開車是不是好得意?’你們猜,她怎麼說?”

大家都猜:“是!”

“不!她把廣告詞給改了。她說‘爸爸上班好辛苦!’”說完,這個40多歲的老男生,居然掩麵哭了……

>>陸陽摘自《衝破人生的冰河》文化藝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