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瑜很痛苦,不得不求助於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分析了事情的經過和他們之間的感情基礎後告訴她,他們的婚姻之所以會走到這一步,俞瑜也是有責任的,她依賴感太強,不能與老公同時進步,不能理解他的感情需要,更不能替他處理工作上的一些困難和問題,還總是斤斤計較,所以導致兩人感情出現裂痕。俞瑜聽後,明白了自己欠缺了太多老公需要的東西,應當有所改變才行。她開始主動請求和好,還找到老公的那個情人,彼此很真誠地說明了心跡,她從那位體麵而優雅的女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缺陷。她的改變讓老公很感動,兩個人和好如初。俞瑜對朋友說,是寬容讓她重回幸福的港灣。
婚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能把愛情進行到底的婚姻,需要的是彼此的寬容。因為人是個體的,我們每天朝夕相處的是一個不同於自己的人:不同的成長經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思維模式。有時彼此間無法理解和溝通時,就會出現感情危機。其實,隻要收起“刀劍”和幹戈,彼此都向後退一步,用寬大的胸懷寬容對方,釋懷自己,婚姻就會在最初的約定中一路走好。
一個老婦人在她金婚紀念日那天,向來賓道出了她保持婚姻幸福的秘訣。她說:“從我結婚那天起,我就準備列出丈夫的10條缺點,我向自己承諾,每當他犯了這10條錯誤中的任何一項時,我都願意原諒他。”有人問她:“10條缺點到底是什麼?”她回答說:“老實說,幾十年來,我始終沒有把這10條缺點具體地列出來,每當我丈夫做錯了事,讓我氣得直跳腳時,我馬上提醒自己:算他運氣好,他犯的是我可以原諒的10條錯誤之一。”
寬容會讓你愛的人感覺到溫情;寬容會讓家裏飄著溫馨的氣氛;寬容能教會孩子愛的真諦。在婚姻生活中,如果一個人總是試圖用一種暴風驟雨的方式來改變對方,他的心裏就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對方更會因為他的這種態度而在心生不滿。長期如此,幸福就無從談起。反之,彼此多一些寬容之心,少一些指責和批評,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寬人更要寬己
生活中,寬容他人,這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當別人踩著自己的腳道歉時,我們會說:“沒關係。”;當別人曆盡千辛萬苦而最終失敗時,我們會給他的一句安慰和鼓勵。很多人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為他人考慮到一切,可唯獨忘記了寬容自己。有的人對自己要求太高,時時刻刻都不放鬆自己。他們奮鬥再奮鬥,在奮鬥中忘記了妻子的溫柔,淡忘了子女的可愛,自己也不再有快樂的歌聲,他們可能會取得成功,但他們大都是不快樂、不幸福的。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一直被奉為為人處事的準則,對自己要嚴謹、嚴厲、嚴格,不能輕易放過自己的錯誤,對別人要寬厚、寬容、寬恕、寬宏大量,不要斤斤計較。誠然,這是一個成功的人需要具備的品質,但是如果我們對自己總是像“秋風掃落葉”一般“殘酷無情”,我們的內心就會被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學會寬容自己,生活才不會過得那麼沉悶。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一帆風順的,我們也會時常犯錯誤。在不如意與錯誤麵前,我們需要的不僅是別人的寬容,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寬容。別人的寬容隻會為我們受傷的心帶來一絲慰藉,自己的寬容則會使這顆心迅速地恢複往日的活力,化失敗的痛楚為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如果一個人受到一點挫折便耿耿於懷,不知自我寬容,麵對困難,也不敢有所作為,那麼他很可能會碌碌無為,鬱鬱而終。
寬容自己也會減輕我們的心理壓力。不能寬容自己的人,壓力很大,這是因為很多事情裝在他心裏,講不出來,也放不下。時間一長,他就會因為壓力太大而心理崩潰。反之,一個人若是能寬容自己,什麼都想得開,那麼他就會無事一身輕,心裏沒包袱,生活、工作都會很快樂,幸福也會隨時來到他身邊。
其實,學會寬容自己也是成熟的一個重要的過程,因為過分地埋怨、貶低自己是缺乏信心的表現。當然,寬容自己並不意味著對自己的缺點視若無睹,而是要我們定量地學習和做事,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總而言之,要多發現自己的優點,並把它發揚光大,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寬容自己。做到以下幾點,可以幫助我們寬容自己。
1.學會大聲講話
一般來說,說話聲音細小的人,屬於飽受壓抑的人,這種人常常給人缺乏自信的印象,他們也很難寬容自己。研究證明,大聲說話是釋放壓抑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調動全身15%的力量,使人能舉起比在正常情況下更重的重量。在舉重場中,我們經常看到,運動員發力的時候,常常要大喊一聲,科學實驗對此的解釋是:大聲叫喊能釋放壓抑,調動體內全部潛力,包括那些受到阻礙和壓抑的潛力。因此,一個人在不能寬容自己,感到壓抑的時候,可以盡量提高自己的音量。
2.寬容自己的過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一生中幾乎沒有人不因自己的過失而造成損失或陷入困境的情況。如果一個人發生失誤後,總是後悔、自責,吃不香、睡不穩,長期陷入負性情緒中不能自拔,那就必然會損害健康。其實,過失已經發生了,悔之已晚,隻有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杜絕今後不再發生這類事情才是明智的。因此,事過之後,有所反省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為此鬱鬱寡歡,相反,應該將它拋開,自找快樂。
3.不要過分苛求自己
不能寬容自己、心理壓抑的人,大都是因為對自己要求太高,以至於沉溺在無限製的自我批評中。無論做什麼事情,不管是多麼簡單的舉動,事後他們總會對自己說“我真不該這樣做”“也許我不該這麼說”“也許別人會有錯誤的理解”等。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反省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不斷地自我批判,或者對已經發生的事情無休止地反省,最終的結果隻能是自尋煩惱。
寬容自己並不是自高自大,自以為是,更不是放縱自己的錯誤,而是麵對人生保持的一種冷靜與理智,是麵對人生不如意的一種豁達大度,是麵對人生挫折超然處之、坦然視之的一種良好心態。一個人如果沒有這種心態,沒有這種冷靜和理智,他就很難獲得幸福。因此,我們學會寬容自己,放下人生的包袱,一路高歌地走在幸福的大道上。
寬容是一種養生之道
有這樣一句健康名言:“房寬地寬,不如心寬。”意思是,一個人有再多的房子,再多的地,如果心胸不夠豁達,不懂寬容,就不會感到幸福和快樂。寬容不僅是一種付出,而且是一種收獲,因為心胸寬廣的人能夠收獲健康。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人類要開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學會寬容。”人的健康包括身心兩個方麵,擁有寬容的心態是機體和精神的最佳保健方法。如果一個人經常憤怒或生悶氣,不僅不利於解決矛盾和人體正常係統的工作,而且這些不良心理與生理異常會相互影響,更容易形成惡性循環,削弱他的抗病能力,誘導各種疾病的發生。一位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曾對230名大學生進行跟蹤研究。25年後,他發現其中敵視情緒強的人死亡率高達14%,而性格隨和寬容的人死亡率僅為2.5%。
一個男人騎摩托車時被別人的摩托車撞到,受傷較為嚴重,本來他應該平心靜氣要求對方帶他去醫院治療,但是他的火氣很大,還痛罵對方,造成雙方爭執,導致他自己氣得全身發抖,頓時倒地。送到醫院檢查後,醫生說,除了外傷外,他還因過度激憤使血壓劇增,導致腦血管大麵積破裂,最後難於診治身亡。
現代醫學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不僅采用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而且也越來越重視心理治療的作用。其中,保持寬容的心態就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治療。世界衛生組織對人類與長壽因素研究後提出: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於自己。這一研究結果說明,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是影響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其中,心情愉快,寬容樂觀則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原因。
寬容可以讓我們有“兩個減少”和“兩個增加”。兩個減少:減少被傷害的感覺,遇到對自己有傷害的事,如果寬容對待,就會減少傷害的感覺;減少憤怒與壓力,很多人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馬上會有一種憤怒,此時“沉默半分鍾”再反應,就可以避免不理智的行動,否則,一時激怒,既無助於事情的解決,又傷了和氣,甚至彼此產生仇恨,如果寬容一下,就會減輕了事後的心理壓力。兩個增加:增加信心,能夠寬容待人表現了一個人的信心和力量,顯示了他的高尚;增加快樂,做了一件寬容他人的事,我們會感到自己的修養在成熟,得到一種自我安慰,樂在其中。
某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要求80名大學生分別采用寬容和非寬容的態度來回憶一個自己受傷害的情景,每個過程持續了大約20秒,然後進入一個放鬆期。在非寬容期間,他們要在腦海中重放事件全過程,回憶了他們所受到的不公平際遇,他們感受如何,以及他們持續怨恨的感覺。結果發現,在非寬容時期,學生們的平均心率從每4秒1.75次的基礎值增加到每4秒2.6次,血壓在4秒一個周期的研究中升高了2.5mm/Hg。但是當學生選擇對傷害他們的人采取寬容態度,並且主要集中在對他們的人格原諒時,他們的心率每4秒平均下降了0.5次。
研究還表明,在某一具體情況下,受試的學生們表現出的不寬容態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研究人員表示,那些屬於不太寬容類型或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總是耿耿於懷的學生容易刺激自己的交感神經係統做出反應,使自己總是處在高度的緊張狀態中,而且在這種刺激後,恢複平靜時又很緩慢。由於這樣的學生容易使自己處在高度緊張的反應中,並會將這種緊張狀態持續一段時間,所以容易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癌症和心髒病等。
寬容是健康的金鑰匙,隻有用寬容這把金鑰匙才能開啟平和、寧靜之鎖,而平和、寧靜的心態是放鬆肌體、消除疲勞的自我保健良方。醫學研究發現,人進入平和、寧靜狀態後,精神完全放鬆,會使機體產生一係列有利健康的生理變化:心跳和呼吸頻率減慢,肌肉的緊張程度和氧消耗降低,微循環得到改善,腦血流量增加,血壓下降,血中的疲勞素——乳酸鹽也會明顯下降。如果進入高度寧靜,大腦還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腦啡肽”的快樂物質,使人頭腦清醒,心曠神怡。
寬容的人能保持心態平衡,較好地協調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的關係,使人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處於一種很有規律的緩釋狀態。因此,心腦血管和其他器官受刺激的次數相對減少,免疫功能增強,從而疾病難生,健康長壽。
寬容是一種保持心理健康的“維生素”,它能給我們帶來平靜和安定,是通向健康的坦途。以博大的寬容精神對待那些所謂的恩恩怨怨,以及煩心事,我們便可以避免躁、憂、急、怒、驚等不良情緒對身心的損害,使浮躁不安的情緒趨於平和,達到陰陽平衡,氣血平和的效果,從而達到保健養生的目的。
寬容不等於縱容
寬容是一種力量,縱容也是一種力量,隻不過這兩種力量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生活的作用大相徑庭。
寬容,是一種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懷,包括對我們的朋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對手、傷害過我們的人,甚至是我們的敵人。對他們的寬容,顯示了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境界。
縱容也是一種力量,但它會使被縱容的人更加有恃無恐,變得更加放任和墮落。因此,縱容是一種能將他人推向深淵的力量。有了這種力量的助推,善良的人會變得邪惡,質樸的人會變得貪婪,向上的力量將被消融。從某種角度來講,縱容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是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會遇到犯錯的人,這些人可能是我們的親人、朋友、同事以及身邊的人,寬容會讓我們的人生道路寬廣。但是如果遇到的犯錯的人不能知錯就改,我們的寬容就成了縱容,對方可能會再次犯同樣的錯誤,或者在別人身上犯錯。
一天加班後,劉超開車帶同事去吃夜宵,他行駛的那條路中間沒有隔離帶,機動車與自行車混行,他小心地駕駛在機動車道上。突然,在他前方約有兩米遠處,一位老人騎著自行車橫穿機動車道,老人試圖超越劉超的車橫穿馬路,劉超有意加快了車速與自行車並行,老人快他也快,老人慢他也慢,老人被迫回到自行車道上。到了前方的路口,紅燈亮了,劉超才停下車,老人終於有機會從他車前方的人行道上穿越馬路,在老人推車穿越時,手指著劉超進行了抱怨。
同車的同事不客氣地對他說:“他是個老人,你就不能寬容點讓他先過去嗎?”劉超笑了笑回答:“不是我不寬容,而是我不願意縱容。”在同事驚訝的目光中,劉超繼續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我讓行,我的左側是超車道,超車道上還有車輛在行駛,超車道行駛車輛速度隻會比我的車速更快。不僅如此,超車道的左側是反方向行駛的車輛,對於橫穿馬路的自行車危險程度會更高。這條道路的照明也並不好,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橫穿馬路實在太危險了。我有意的與他並行,是為了逼迫他在僅有十來米遠的人行橫道上穿越馬路,是為了他的安全。如果我的寬容導致的是一場交通事故的結果,那我就會為我的縱容受一生的良心譴責。”
寬容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應該有限度的。無限的寬容隻會讓有錯的人感覺不到自己的過錯,對方會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錯,那麼,我們的寬容就變成了縱容。
寬容不是無原則的寬大,而是建立在原則上的適度寬大,必須遵循法製和道德規範。對於絕大多數可以知錯就改的人,寬容是應該的。而對那些屢教不改、得寸進尺的人,我們可以進行必要的還擊。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的時候,一個婆羅門突然憤怒惡言地衝進精舍來。因為他同族的人,都出家到佛陀這裏來,所以他大發嗔火。佛陀默默地聽他的無理謾罵,等他稍為安靜時,佛陀向他說道:“婆羅門,你的家偶爾也有訪客吧!”“當然有,何必問此!”“婆羅門,那個時候,偶爾你也會款待客人吧。”“那是當然的啊。”“假如那個時候,訪客不接受你的款待,那麼,那些菜肴應該歸於誰呢?”“要是他不吃的話,那些菜肴隻好再歸於我!”
佛陀盯著他看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婆羅門,如果我被謾罵,而再以惡語相向時,就有如主客一起用餐一樣,因此我不接受這個菜肴!所以你的無理謾罵,都是歸於你的!”
對人寬容卻不能對人縱容,寬容帶給對方的是溫暖,對方會因為我們的這種寬容而產生出一種為我們付出而值得之感,所以,寬容對方也會讓自己的心裏感覺舒心。但縱容會讓對方漸漸變得蠻不講理,知錯不改,惡性循環了隻會讓惡性更大,最終雙方都會為此而受傷害。
寬容就像放風箏,把握好了風箏的那條線,適時地鬆和緊,風箏會飛得越來越高。當我們看到自己的風箏飛得很高時,心裏會有一種驕傲和滿足。如果拉得過猛,係風箏的那條線就可能會在瞬間裏繃斷,風箏脫離了我們手中之線,它也會跌得粉身碎骨,或者會撞在某棵樹上而千瘡百孔。
寬容會讓我們得到幸福,縱容會讓我們得到憂傷。我們要把握好寬容的那根線,這樣,幸福的風箏才會飛得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