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是創新的基礎,崗位是創新的平台,而創新卻是事業發展的巨大動力。事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就在於創新,隻有持續不斷地推進創新,事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才能將事業不斷推向新的境界,“創新則興,不創新則亡”,這乃是事業發展的定律。事業發展的曆史就是創新的曆史,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創新速度不斷加快,從而推動事業的迅速發展與進步。
現實經驗反複告訴我們,誰能在特定時代抓住機遇、審時度勢、銳意改革、力求創新,誰就是事業的弄潮兒。無論企業或員工,事業的發展都必須依靠突破,不斷提出新的見解、開拓新的領域、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事物,離開了創新,就不可能繼續發展和進步。100多年前,轎車發明不久,生產時需要一輛輛地裝配,使得價格昂貴,且十分稀缺。怎樣才能大批量生產並降低成本呢?亨利·福特大膽創新,設計出生產汽車的流水裝配線,解決了汽車的產量和價格問題,並由此引發了工業生產的巨大變革。
(3)創新是提高競爭力的最佳手段
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競爭的結局必然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表現為賣者降價、提價或提供服務以爭取客戶;表現為買賣雙方在價格、服務與供求量上互動;表現為經營者由一個市場轉向另一個市場,由一個地區轉向另一個地區。經營者要根據市場需要,調節商品的品種規格、型號、花色、檔次,調整服務範圍、項目、內容、價格,改變進銷渠道和方式,壓縮開支、降低消耗,從而使成本降低、利潤增加,以增強競爭的實力。通過調整定價策略,改變價格形式,以增強價格競爭的實力;通過改進設備技術、培訓人員,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勞動效率,從而使利潤增加,競爭實力增強;通過建立良好的公共關係,強化效果,提高信譽度,擴大社會影響,從而在競爭中取勝。而經營者的這一係列行為,無論哪一項都不能人雲亦雲、亦步亦趨,老套落俗,項項都必須推陳出新,必須突破,必須開拓創新,這樣才能使這一係列行為產生巨大效應,立於不敗之地。
現代國際競爭更加激烈,國際競爭在相當程度上是由以創新為基礎的經濟實力來決定成敗的。從本質而言,爭奪世界市場的並不是國家而是企業。創新是企業加速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應用,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改進產品或工程設計,開發或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改進和更新服務,提高工具係統的壽命等途徑可以節約原材料消耗,也可以縮短生產周期或在相等的時間內生產更多產品,這種以優質、高效為目標的創新,其成果會直接推動生產和社會的發展。可以說,從優質、高效著眼,是企業開拓創新永不枯竭的動力,而從開拓創新人手,則是產品或服務優質長盛不衰的有力保證。
(4)創新是個人素質提升的重要方麵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標和人生意義,實現理想和人生價值的因素很多,如環境、條件、設施、機遇、意誌、情感、學識、思維方式等,而創新活動是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的具體表現和重要途徑。對於一般人來說,創新是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呢?隻要考察一下周圍的世界,便會發現創新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你、我、他都已經成功地進行了多次創新活動:也許提出過一種新觀念、新設想、新思路,也許發明過一項新技術、一種新工具、一件新用品,也許獨立地發現了解決難題的方法或寫過一篇頗有新意的習作,實際上這些都是創新的成功。
3.開拓創新的基本要求
(1)要有創新的信心和意識
創新不是天才智者們的專利,創新不是權威專家們的寵兒,創新雖然以一定知識功底為基礎,但絕不和知識的占有量成正比,事實上很多大創新恰恰是那些“小人物”做出的。例如,瓦特是個普通工人,愛迪生小學未畢業,比爾·蓋茨大學未讀完。當然這裏不是想說明學習無用、知識無能,而是想讓大家明白一個道理:人人都有創新之能,人人都是創新之才。自信心是照亮創新之途的火炬,要堅信:自信的巨大熱量定能融化封住創新才能的堅冰,一旦找到創新的突破口,創造潛力就會噴發而出。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將創新神秘化、尊貴化,認為非大進步不是創新,將創新排斥在自己的能力之外,這是一個誤解。實際上創新並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一項微小的改造、一個絕妙的想法、一個新穎的主意,都是在創新。麥當勞並沒有發明任何新的東西,它生產的“產品”也許以前任何一個小餐館都可以製作。但是麥當勞連鎖店的創始人克羅克運用文化概念和管理技術,使“產品”標準化,設計出生產流程和加工工具,製定出各階段的工作標準,從而大大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並以“質量、清潔、服務和價值”這種一絲不苟的企業文化準則和經營觀念不斷開拓新市場,接納新顧客,這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