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職業道德基本規範(9)(2 / 3)

二、案例分析

(1)著名科學家居裏夫人經過刻苦研究,從數以噸計的瀝青油礦渣中提煉出0.1克純淨的鐳,當時1克鐳價值在100萬法郎以上。居裏夫人的丈夫因車禍逝世,有人建議居裏夫人把這些鐳賣掉,用來撫養孩子,可是居裏夫人毅然將這些鐳無償地贈給了巴黎鐳學研究所。

她認為:“貧寒固然不方便,過富也是多餘而且討厭的,孩子們將來必須自謀生活,這才是妥當而且自然的事情。”她經常教育自己的孩子:“應該不虛度一生,應該像蠶一樣,自願地、堅持地工作,永遠忍耐地向一個極好的目標努力。”居裏夫人以勤勞節儉的美德要求自己,也要求下一代。

【要求】

試分析居裏夫人不賣鐳的行為對她的子女有何用意,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父子倆一同穿越沙漠,在經曆了漫長的跋涉之後,他們疲憊不堪、幹渴難忍,每邁出一步都異常艱難,這時父親看到黃沙中有一枚馬蹄鐵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父親對兒子說:

“撿起它吧,會有用的”。兒子看了看一望無際的沙漠,不屑一顧地說:“有什麼用呢”。父親什麼也沒說,彎腰拾起馬蹄鐵,繼續前行。終於他們達到了一座城堡,父親用馬蹄鐵換了200顆酸葡萄。當他們再次跋涉在沙漠中遭遇到幹渴時,父親拿出了酸葡萄,邊走邊吃,同時自己吃一顆還丟一顆在地上——兒子每吃一顆就要彎一次腰去撿。

【要求】

說說兒子為什麼不願撿馬蹄鐵?父親要兒子每吃一顆葡萄就要彎一次腰去撿是想讓他明白什麼道理?

2.4團結協作,開拓創新

引例

天堂與地獄

有人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上帝對他說:“來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他們走進一個房間,一群人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上去一臉餓相,瘦骨伶仃。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支可以夠到鍋裏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自己沒法把湯送進嘴裏。

有肉湯喝不到肚子,隻能望“湯”興歎,無可奈何。

“來吧!我再讓你看看什麼是天堂。”上帝把這個人領入另一房間,這裏的一切和上一個房間沒什麼不同,一鍋湯、一群人、一樣的長柄湯勺,但大家都身寬體胖,正在快樂地歌唱著幸福。

“為什麼?”這個人不解地問道:“為什麼地獄的人喝不到湯,而天堂的人能喝到?”

上帝微笑著說:“很簡單,在這兒,他們每個人都會喂別人。”

簡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工作團隊隻有達成同心協力的共識,成員才能利己利人、共存共榮。

2.4.1團結協作

1.團結協作的含義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其呈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習——內在的財富》中提出:“由於競爭成為日常生活各個領域中一種無處不在的現象,團結協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團結協作,是指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和目標,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發展。

曆史證明,人類文明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都是集體勞動的產物,需要集體的智慧、集體的力量,需要勞動者互相幫助、團結奮鬥。

在我們今天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共同目標,也必然要求從業人員之間、協作單位之間要同心協力,互相支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為共同的利益和目標相互促進。因此,團結協作作為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和新型人際關係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對每種職業和每個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

2.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1)團結協作營造人際和諧氛圍

團結協作作為處理從業人員之間和職業集體之間關係的重要道德規範,它要求從業人員顧全大局、友愛親善、真誠相待、平等尊重,搞好同事之間、部門之間的團結互助,以實現共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交往和愛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的一個重要內容,人們都樂意工作在一個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集體中。一項調查表明:有44.6%的人把安定、團結、和諧、相互尊重的集體,以及領導的信任、支持、理解作為最迫切的需要。如果從業人員能夠調節好職業內部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關係,調節好職業集體之間的關係,就能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心情舒暢,從而激發起巨大的熱情和積極性,同心同德,努力工作。相反,在集體勞動和現代社會化生產的條件下,如果缺乏維係從業人員之間、職業集體之間的道德力量,職業內部不講團結,缺少友愛,職業集體之間我行我素、互相扯皮,甚至互相拆台,就必然會影響從業人員的情緒,導致紀律鬆懈,人心渙散,企業內部無序混亂。如果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內耗上,不僅企業集體工作受到影響,個人也將一事無成。